法治之约·媒体基层行 | 阿图什市阿湖乡村村都有“法治小院”

时间:2024-11-19 来源: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日,新疆司法厅邀请疆内外主流媒体,深入基层挖掘法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夯实基层法治根基的生动实践,讲好新疆法治故事。“新疆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推出“法治之约·媒体基层行”专栏,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图什市。

      “我一个人讲多没意思,大家问,我来答。”11月6日,一场普法活动在阿图什市阿湖乡托万买里村村民司马依·卡斯木家的院落里热热闹闹地开展。阿图什市司法局阿湖司法所工作人员艾合买提江·提力瓦力地和村民围坐一起,讲解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话语朴实生动,村民听得入神,也争着提问。

      “我家是村里的‘法治小院’。”司马依自豪地告诉记者。2023年1月,阿湖乡聚焦法治乡村建设,在9个行政村打造“法治小院”,老党员司马依得知后赶紧自荐:我家院子大,我愿意为村民提供水果热茶,跟着多学学法律知识,大家遇到吵吵闹闹的事我也可以参与调解。

  

      11月6日,在阿图什市阿湖乡托万买里村村民司马依·卡斯木家(后右三)的“法治小院”里,阿图什市司法局阿湖司法所工作人员艾合买提江·提力瓦力地(后右五)向村民讲解民法典知识。

      阿湖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董凡珂告诉记者,如今,村民经济活动频繁,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纠纷多、法律服务需求多,将普法力量和人民调解员前置到村民家中,便于村民就近获取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

      “你咋这么不自觉,你不臭我还臭呢。”“这有啥臭的,以前的旱厕你也没说臭。”今年8月,村民们在家中修建化粪池。一位村民总忘记盖化粪池的盖子,味道熏着了邻居,两家产生纠纷,他们来到“法治小院”找个说法。“大家乡里乡亲的,邻里和睦是美德,不要为了一点小事闹别扭嘛。”在司马依调停下,两人握手言和。

      该乡尤喀克买里村的“法治小院”建在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穆尼热·肉孜家中。穆尼热脾气好、耐心足,又懂一些法律知识,村里的女性遇到家庭纠纷和情感困扰,都喜欢来找她倾诉,寻求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村民古某的姐姐结婚,古某想多随点份子钱,遭丈夫反对,两人发生争吵,古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几天后,古某的婆婆找到穆尼热,请求她想办法把儿媳妇劝回来。“一共调解了两次,让妻子体谅丈夫挣钱不易,让丈夫理解妻子表达亲情的情感需要,最终两人互相道歉,一起回了家。”穆尼热说。

      一些矛盾纠纷因为涉及法律问题,并不那么好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法官、村法律顾问、老党员等组成的调解“天团”,为“法治小院”“加持”。阿湖乡9个“法治小院”成立以来,化解了130余起矛盾纠纷。

      “大家懂的法律知识多了,守法意识强了,纠纷就变少了。”多斯鲁克村“法治小院”建在村民吐孙江·于苏铺家里。吐孙江之前当过9年村警务室辅警,感受很深。他说,过去醉酒打架引起的纠纷类警情比较多,现在已经很少听说这种事情了。

      如今,吐孙江和妻子一起在市区卖羊杂,对“钱的事情”格外上心,他时刻关注村警务室宣传的反诈知识,不厌其烦向来家里听普法宣传的邻居们讲解。“我们村做生意的人比较多,大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能被骗走了。”吐孙江说。

      由于“法治小院”就在家门口,村民们喜欢聚在这里聊天,于是,除了承担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功能,“法治小院”也成为民情征集的场所。

      托万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怡豪告诉记者,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在外务工,留守老年人提出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愿望。于是由村办合作社将200多户的1200亩地集中起来种植,今年3月通过“四议两公开”定价每亩400元。

      后来,又有村民在司马依家的“法治小院”交流时提出,这个土地流转费用有点低。收集到这一村民意见后,该村再次通过“四议两公开”,将价格提高至每亩500元。

      阿图什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张随春介绍,阿图什市正在各乡村倡导建设“法治小院”,以精准、普惠方式打通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末梢。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dffz/202411/6d5bb0d879a1417d827df816cb65f94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