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元宵节

时间:2021-03-02 来源:重庆长安网 作者:佚名

  ◎黄山

  元宵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悠久的中华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自汉代以来,全中国除了极个别的地方以农历正月十六为元宵节,其他绝大部分地方的人们是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的。老百姓习惯性地把欢度元宵节称为“过十五”。

  正月十五之夜,是春节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间,从正月十四之夜开始,到正月十六之夜结束,全国各地通常举办的元宵节晚间活动都是观灯,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

  传统上的完满的“灯节”通常为三天三夜,“灯节”在正月十四之夜称为试灯,在正月十五之夜称为正灯,在农历正月十六之夜称为残灯。

  但有的性子急“过灯节心切”的人们从正月初十之夜就开始试灯了,而有的性子慢“喜欢耍灯”的人们一直把“灯节”活动延至正月十八之夜才结束。

  追溯元宵节的起源,古今华夏学术界虽然公认元宵节诞生于汉代,但对于具体起源却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广为流传并有一定的学术性价值的说法有三:即源于汉文帝说、源于佛教说、源于汉代太一神祭祀说。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隋唐,经过宋元明清民国等历朝历代至今,在民间热热闹闹了两千多年。

  它是一个典型的集娱乐活动、信仰活动、社交活动、美食活动为一体的传统节日。

  通俗点讲,走亲访友,吃喝玩乐,样样俱全。

  有人甚至把元宵节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大概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过完元宵节,整个春节活动才算正式落下帷幕了。老百姓常说:“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

  有的地方甚至正月十六还在“过大年”,民谚说:“不出正月,都是年。”

  正因为元宵节是新年春节的“尾声”,所以显得更加热闹,人们很乐意把剩余的热闹劲儿、感情联络和丰富的节日美食都挥洒、消遣到极致了。

  民间传统元宵节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期间不仅仅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而且有条件的人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穿新衣服或着漂亮、华贵、端庄、喜庆的服饰,说说笑笑上街观灯、猜灯谜、看街头杂耍,老百姓习惯把这些热闹活动统称为“闹元宵”。

  街头做各种小生意的店铺商家常以灯的数量、灯的外观形状设计、灯的种类相互暗中攀比,以彰显自家的生意兴隆、热情大方。从数量上来说,有张两盏灯的,有张四盏灯的,还有张六盏灯的,更有大户人家张八九盏灯的,悬挂成塔灯形状,引来众人围观艳羡。从灯的外观形状设计和灯的种类来说,有花灯、桥灯、龙灯、马灯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猜灯谜是“灯节”的重头戏。自古至今,全国各地一直延续着这种文娱活动。官方和民间甚至常常组织举办专场灯谜会,灯谜会通常也设有物质奖品,比如奖励糖果、小吃、绢花、钢笔、笔记本、装饰品等,鼓励四面八方的乡里乡亲都来踊跃参加猜灯谜活动,形成更加浓厚的节日氛围。

  民间元宵节娱乐活动发展到宋代,增加了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燃放鞭炮和烟火。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当代。但在一些城市,近年来人们为了确保燃放鞭炮和烟火的安全性,纷纷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防范措施,比如严格规定了燃放鞭炮和烟火的具体时间、地点、范围,并提醒人们在燃放鞭炮和烟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元宵节娱乐活动的热闹氛围,又确保了人们燃放鞭炮和烟火的安全性,两全其美。

  闹社火也是民间元宵节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项热闹的娱乐活动中也是大显身手,各显神通。踩高跷、舞狮子、架龙灯、扭秧歌、跑旱船、武术表演,伴随着敲锣打鼓、歌舞杂耍,真可谓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民间元宵节的信仰活动大都是祭祀神灵、祭祀祖宗、占卜、祈子、祈年等。

  民间元宵节的社交活动主要是宴请亲朋好友,家家户户各摆宴席,互相宴请。少则一桌、两桌,多则八桌、十桌。

  元宵是元宵节的主打美食。全国各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绝大多数人家都要在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在民间被称为“汤圆”“汤团”,寓意为“团圆”,祝福家人、亲朋好友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汤圆”的馅,通常由豆沙、糖、芝麻、枣泥、果仁组成,也有少数用虾仁、鸡鸭鱼肉做馅的,用糯米粉包成圆丸,或像煮饺子那样煮熟,或像炸丸子那样炸熟,吃起来甜腻香酥。

  也有一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的主打美食并非元宵,而是馄饨、糕点、米粉、面条、蔬菜粥、果子羹、青菜汤等。

  在人们的心目中,因把元宵节看作是“春节的尾巴”“最后的春节时光”,因此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送年”的习俗。古谚语说:“火烧门前纸,各人寻生理。”讲的就是“送年”的意思。

  元宵节一过,“年”就算是过完了。人们该忙啥忙啥,或抓紧时间忙于收拾生产工具、春耕备耕,或重新回归工厂、学校、企业等火热的劳动、学习场所,投入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各自岗位担当和社会角色当中去了。

  (作者出版《黄山思想录》等数十部作品)


原文链接:http://www.pacq.gov.cn/cqcazfwh/2021/0301/10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