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院:法庭故事 多“元”启新篇 引“枫”入长卷
时间:2024-11-26
来源: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黑河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庭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通过协同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调解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司法动力。
联动联调,从有解到优解
日前,两起涉及林场与黑龙江某公司的林木采伐合同纠纷案件起诉至自贸区法庭。因公司资金运转出现困难,拖欠两家林场木材款长达三年,始终未能支付。在深入了解企业实际困境后,自贸区法庭法官迅速启动涉企纠纷专项绿色通道,联合自贸片区管委会,通过详细解释法律、商讨调解方案,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委托调解员进行司法确认。案件成功调解后,为减少衍生案件发生,法庭又及时启动了内部协作机制,与执行部门沟通案情,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在两家林场申请强制执行之前,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从源头上避免了执行案件,同时切实保障了两家林场的合法权益。
近一年来,法庭积极邀请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参与调解纠纷,成功调解112起商事纠纷,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便民服务,纾民困解民忧
作为城区法庭,自贸区法庭面临着辖区面积广、案件类型多样、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等多重挑战。如何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诉讼服务?“一村一法官”模式和“无讼品牌”建设,便是自贸区法庭为群众提供常态化“上门”司法服务的重要举措。
某日晚,自贸区法庭法官接到了四嘉子乡四嘉子村村民孟某的求助电话。尽管当时正值周末休息时间,但包村法官仍然耐心倾听了孟某的诉说。在交谈过程中,包村法官了解到双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房屋继承问题上,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重新组建的家庭,继父去世后,关于继子是否有权继承继父老宅的问题,双方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多次发生争吵,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
考虑到该案涉及少数民族和复杂的家庭关系,且当地派出所对案情较为了解,自贸区法庭法官决定利用“四所一庭示范调解”机制,联合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共同开展调解工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最终成功促使各继承人达成一致意见,重拾亲情。
自贸区法庭深入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法官们走出法庭,深入村屯、企业,以唠家常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理性维权。通过推广“自贸片区诉讼服务e站”服务,联通“人民调解平台”以及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服务。
创新机制,优服务护发展
根据黑河自贸片区实际情况和特点,自贸区法庭按照爱辉区法院与片区管委会推进会部署,制定了《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发展十五条措施》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69条》;4月,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需求,举办了首期跨境电商法律与知识产权培训班……这些举措为自贸片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和坚实的保障。
“现在有位俄罗斯投资者有意到黑河进行投资,我们希望法院能从法律角度为这位投资者解读一下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接到自贸区管委会的求助信息后,自贸区法庭迅速按照工作指引开展工作。法庭指导自贸区工作人员及境外投资人进入“云上咨询室”,在咨询室中详细解答了境外投资者所关心的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涉外政策等问题,还特意安排了精通俄语的干警参与解答工作。通过这次交流,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环境及相关法律规定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进一步坚定他们来我国投资的信心。
在跨境商务纠纷多元解纷机制下,法庭还与黑河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截至目前,已成功向政务服务中心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期,涉及112人次,实现对失信主体信息的高效共享。同时,法庭深入贯彻司法服务理念,积极开展“问需于企”活动,为工业园区内企业提供法律建议和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诉讼风险,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www.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050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院长说丨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勇担法治领域改革时代新使命 院长说丨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