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两代人的恩怨” 一朝解决
“我们把钱借给你们养家糊口,你们居然还起诉我们,你们太忘恩负义了!你们借款人还要起诉我们出借人,真是没有天理!”
“我们只向你们借了五万元,这么多年下来我们都已经还了十多万了,你们还找我们要钱,我们连房本都给你们了,借钱的人都去世了,你们还有完没完?”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铜川法庭近期办理了一件“奇怪”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竟是借款人起诉出借人。
原被告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内地到内蒙古支边的老乡,而且是同一单位的同事。被告家孩子少,原告家孩子众多,养儿娶媳妇压力很大。二十多年来,原告几乎每年都向被告借钱,原告及其部分子女每年都会给被告打借条。原告对其出具的借条的最终结算金额有异议,但是双方碍于情面一直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今年,由于原被告双方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原告作为借款方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诉至法院。然而,在起诉后、审理前,原被告双方均因病去世。
调解过程
铜川法庭法官接收此案后,了解到原被告均已经过世,便通知双方的继承人参加诉讼,原被告的子女均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由原被告各自的配偶参加诉讼。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了解到原被告两家是世交,多年来情谊深厚。虽然原告手中有十多张借条,被告手中还有原告的六张借条,但原被告本人均已经去世,继承人并不了解具体的借款数目。原告的遗孀称其丈夫只向被告借了5万元本金,只是一直利滚利,所以原告才不断打借条,近些年原告还不起钱,就把房产证抵押给了被告。被告的遗孀辩称,2004年起,最初出借款本金为5万元,但是由于原告家庭困难,养儿子娶媳妇压力大,她的丈夫作为老乡出于同情想帮助原告渡过难关,在5万元本金的基础上,东拼西凑、省吃俭用不断增加借款本金,所以,现在原告还欠被告近60万元本金。调解时,除了原被告的配偶参加,双方的子女也悉数到庭并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法院工作人员多次向原被告双方做调解工作,就现有证据来说,根据双方持有的借条,原告的诉求有可能不成立,被告的辩解也不能完全采信。如果双方僵持不下就只能开庭审理,按照证据规则处理,但处理结果可能会让借贷双方的遗孀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而且原被告去世不久,亲人还未从悲痛中恢复,考虑到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情谊以及两个家庭几十年的友谊,本案还是以调解解决为妥。
然而,这起案件的调解非常困难。上一代人名为借贷,实为帮扶,下一代人之间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情谊。法院不仅要解决利益纠纷,还要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呵护当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审判人员经过多次面对面调解和分别沟通,让原被告双方之间既能传承上一代人的友谊,又能解决当下的纠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动了双方。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原告愿意给付被告175000元来彻底了结两个家庭成员之间长久以来的所有经济往来。此次调解也成功化解了两代人的恩怨。
调解后,原告按照约定主动履行了义务,在法官的见证下,上述175000元已经全部履行到位。原被告双方涉及两代人的纠纷得以彻底解决,当事人握手言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两代人的友谊得以延续。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1909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