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时代和美“枫”景

时间:2024-10-29 来源:陕西法院网 作者:佚名

  

  汉家宫阙今苍翠,一砖一瓦览千年。汉长安城遗址,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缘起之地。这里有古代规模最大宫殿建筑群之一的汉未央宫遗址,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便与此为邻。

  小小法庭笃志前行守护一方历史文脉,法官干警扎根沃土绘就时代和美“枫”景。

  

  本期“法庭影像”,一起走进汉风遗址旁的这家法庭


  筑党建之基

  培树铸魂育人的法庭品牌

  

  “调解就是一个顺气的过程,咱们一起坐下来,把道理讲清楚、把账算明白,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红色先锋”老党员调解室内,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调解员王赁柱耐心劝导着因房屋漏水剑拔弩张的业主和物业公司。

  住在顶楼的业主程某因楼顶房屋漏水问题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程某因此拒绝缴纳物业费,双方僵持了四年之久。听说“红色先锋”老党员调解室的调解员是辖区内有口碑、威望高的老党员,化解纠纷又快又好,物业公司便主动前往寻求帮助。

  调解时,王赁柱紧抓问题症结,耐心释法明理,悉心劝解让双方激烈的对抗情绪快速缓和,精准释明法律法规让当事人逐渐解开心结。最终,物业公司当场补偿程某漏水损失,程某也支付了欠付的物业费。

  “老党员调解室”内,王赁柱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开展调解工作不能只讲情,更要讲法。法庭经常举办特色党建活动,调解员们多参加几次,法律素养和解纷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调解结束后,王赁柱向参与旁听的社区调解员积极分享经验。

  法庭聚焦党建引领效能,在群众身边设立“红色先锋”老党员调解室、常态化开展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建联建活动,在法庭内打造人民司法文化长廊、建设具有法治文化元素的主题文化墙、创新“1234”枫桥式工作法,积极弘扬法治精神,传播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看不见的文化有看得见的载体,推动以人民法庭为主阵地的移风易俗、法治新风建设。

  

  重源头治理

  传递细致入微的司法暖意

  

  “案子都判了,没想到您还记着我。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大老远跑到这山沟沟里来看我……”法庭唐楠楠法官判后回访时,坐在轮椅上的当事人柯某扭过头,偷偷用衣袖擦了一下眼睛。

  柯某因意外导致一级伤残,突如其来的事故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让柯某过个安心年,唐楠楠法官在判决后主动回访,不仅向柯某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还仔细了解判决履行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履行,全力帮助柯某尽快拿到赔偿款。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上班第一天,顺利拿到赔偿款的柯某委托代理人胡某将一面印有“守护正义,司法为民”的锦旗送到了唐楠楠手中。

  法官及调解员对一起案件进行调解

  “‘谁办理案件、谁督促履行’是法庭在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时提出的新要求。判后促执让纠纷得到了实质性化解,让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在判后促执工作中,唐楠楠总是全力以赴。

  法庭积极探索创新源头端融合发力的“立审执”一体化“双源头治理”机制,该机制贯彻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的工作思路,并创新融入“首问责任制”理念,从纠纷的诉调对接到立审执工作的内部衔接中,将“谁办理、谁负责”的理念一以贯之,不仅让纠纷化解一办到底,也让解纷流程更便捷、更见实效。

  2023年,该机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自2022年10月该机制运行至今,法庭源头预防化解纠纷1075件,累计促成执前和解案件556起,执行标的额约2439万元,辖区内万人成讼率由104.9件/万人同比降低至87.12件/万人。

  

  守文化遗存

  唱响传承发展的和谐之声

  

  古迹遗址,驼铃传响;汉阙唐宫,古韵绵长。

  法庭辖区内涵盖未央宫遗址、未央湖生态公园等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资源,为丰富保护方式,加大保护力度,针对遗址区建设发展中常见的,因拆迁导致的分家析产案件、拆迁补偿纠纷和旅游相关纠纷,法庭积极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出实地走一次、当面调一次、情理讲一次、判后访一次的“四个一”办案模式。

  2024年,共妥善化解上述纠纷37件。与此同时,法庭充分发挥“历史遗址司法保护未央宫工作站”效能,灵活运用景点景区普法、特殊时间普法等分层分类普法形式,并始终秉持传承与发展相融合的遗址保护理念,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的司法服务,探索“文化+法治”善治模式。

  法庭组织“普法利万家”活动

  “法官指导咱们制定的《东风之约》既有文化又讲法律,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在这里都能得到解答。”

  “这个村规民约符合咱们生活习惯,朗朗上口,非常好记!”村规民约发布当天,东风村的村民们激动地讨论着。

  倡导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立约、传约、守约,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是法庭“文化+法治”善治模式在村居内的展现形式。而在社区内,法庭则采取搭平台、建阵地的形式,积极与区司法所对接,聚焦社区多发频发纠纷的类型特点,针对性设立化解邻里纠纷的“和为贵”“睦亲邻”调解室,化解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的“诺千金”“存厚德”调解室,与派出所联合共建的“崇正义”调解室,依托5家汉文化主题调解室,展现以文化人、法润民心的良好效果。

  

  借融合之力

  拓展人民法庭多样功能

  

  “在法庭建设中,我们深刻把握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第一线与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辩证关系。”法庭副庭长王峥伟介绍道,“我们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拓展多元身份,让法庭不仅成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阵地,更成为采集立法信息、开展普法宣传的重要窗口。”

  西安市人大代表来法庭调研基层立法联系工作

  未央宫法庭是西安市法院系统中唯一一家基层立法联系点。

  近年来,法庭全力配合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以特色亮点突出、辐射范围广泛为建设思路,充分立足司法审判工作实际,发挥人民法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灵活运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教授、调解员、网格员、楼栋长、乡贤等多元主体在联系群众、信息采集、普法宣传方面的积极作用,听取更多“接地气”的诉求、反应更多“原汁原味”的声音,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整合联通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法庭让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深度结合,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的生机活力。”法庭立法联系工作获区人大代表、阳光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小锋点赞。


原文链接: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0/id/81659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