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重燃新生
“你们温情执法、生命至上的态度,为我们这个小家带来了希望。”
6月25日,浙渝两地监狱系统相互配合跨省调度,将罪犯从浙江押解到重庆,顺利为其女儿做亲体移植。十里坪监狱历经规范执法、高效审批、周密部署等多个环节,完成了这项任务,每一环节都体现出司法行政系统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实战大练兵的工作成效,也为罪犯的积极改造之路注入了法治温暖。
今年2月,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开展实战大练兵,全面提升监狱民警教育改造本领,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全国监狱系统认真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出了监狱人民警察力量。
倾心尽力谋“教改”
为夯实监狱民警教育改造罪犯“基本功”,推动监狱民警实战大练兵教育改造业务能力提升,全国各地监狱千方百计,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力度。
攻心,是教育改造的治本之策。
攻心,要见成效,必须用心而谋。
各地监狱纷纷开展以课堂化教学为抓手的思想教育,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每日组织收看时事政策节目等方式,统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教育和认罪悔罪教育。
四川省各监狱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法德兼治、以文化人,形成“忏悔、守法、感恩、自新”教育改造四川特色。
贵州建立省级教育中心网络平台,开设思想政治、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等九大课题,实现“一个平台、全域共享”的资源覆盖,切实提升教育改造效能。
……
湖北“书香文化进监狱”、吉林“书香吉林讲书堂”、云南“书香监狱”建设,以文怡人、以德育人根植罪犯内心。通过分享,罪犯交流了在阅读中汲取到的关于励志、传统文化等知识,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深刻反思,进一步端正了改造态度,增强了认罪悔罪意识,对新生活树立更强信心。
福建一些监狱提炼了朱子文化中“明敬笃行,止于至善”理念,涵养罪犯思想和人格;山东突出齐鲁文化地域特质,运用儒家、道家、沂蒙红色文化等特色作为罪犯改造的“教科书”和“营养剂”,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增强罪犯改造工作质效。
河南省监狱在青年民警中挖掘人才打造讲师团,积累实战经验,开展黄河文化特色教育,构建黄河文化立体展示平台,增强罪犯文化认同感,提高教育改造水平。
在安徽省监狱“徽文化”专题讲评中,监狱民警深入挖掘“金扁担、六尺巷”等徽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融入日常教育改造要求中。
据记者了解,全国各地监狱将中国传统“修心”文化和现代矫治理论深度融合,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涌现出丰富多样的系列监狱(区)文化品牌。悠久的文化魅力涤荡着每一个罪犯的心灵,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
情感帮教提质效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监狱不仅是惩罚罪犯的地方,更是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重要场所。
情感帮教作为一种有效的矫正方式,是使罪犯重建价值观的关键纽带。情感帮教如何实现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效果的目的,关键在于监狱民警投注的真实情感。
“老公,犯错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每次的挫折都是一场人生的磨炼,只要努力改造,相信你一定能改过自新,等你回来!”
“你是否安好,父母和孩子都好,我们所有人都期盼着你早日归来!”
……
这些都是“云信”里罪犯亲属的留言。“云信”是江苏省监狱系统在微信公众号开通的在线通道,亲属可以通过这里给罪犯留言写信。“我们对罪犯说过千言万语,有时可能比不上亲属的一句话。”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全国监狱系统在总结提升过去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持续增强亲情帮教力度,用真情创新教育改造手段、丰富教育改造内容、拓宽教育改造新途径,全力引导罪犯走好改造之路,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女儿要结婚,作为母亲的罪犯情绪却十分低落,浙江省女子监狱民警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亲情帮教的良机。于是,民警苦口婆心地劝导她,也让其他罪犯一起帮助她为女儿做一件嫁衣。嫁衣做好,民警又亲自送到罪犯女儿的手上,女儿则把喜糖和结婚录像交给民警送到监狱给母亲。这名罪犯从此像换了个人,变得开朗爱笑,积极投身改造。“你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妈妈也会好好改造。”亲情电话里,母亲对女儿说。
以情化人、为迷途者点亮“心灯”。帮助罪犯解决现实困难,激发罪犯改造内生动力。这是全国各地监狱系统的共识。
一名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脸上没有半点儿兴奋,有的只是满脸迷茫和愁容,他在服刑期间,没有亲属会见,没有一封信件和一个亲情电话。种种情况引起山东省鲁南监狱民警的注意。民警深入了解得知,这名罪犯没有身份证,家属也一直疏远他。为了帮他建立亲情关系和社会身份,监狱民警跨省3000多公里,来到云南一座边陲小镇,费尽周折找到他的母亲和姐姐,并在当地公安和司法行政部门配合下帮这名即将刑释的罪犯落了户。同时,民警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弥合罪犯和家人之间隔阂。最终,母亲和姐姐来到监狱接回刑满释放的亲人。
据记者了解,在亲情帮教的方法上,各地也不断创新模式,力争取得最佳效果。北京市女子监狱开设以传统文化“孝悌”为内容的讲堂,民警通过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对罪犯开展亲情教育。云南省五华监狱在心理辅导课中开设“鹰的重生”的环节,通过励志故事,引导罪犯利用各种亲情帮教机会,与亲人沟通,积极改造,为日后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用心用情塑新生
一灯照亮千年暗,一智点醒千年愚。
一个小小的绸面布袋,上面绣着几支生机盎然的木兰,打开系着布袋的绸绳,里面是一张精美的卡片,卡片上的字要么娟秀悦目、要么遒劲有力,都像一束光,指引收到卡片的人走出监狱大门后能迅速找到自己的生命坐标。这是从四川省女子监狱刑满释放的每个罪犯都会收到一个蜀绣的锦囊,里面都有私人定制的“妙计”。
对因涉毒犯罪的刑释人员黄某来说,回归的路有些艰难。出监后,她为了逃离以前生活圈子选择到偏远地方承包山地种桃。每天早出晚归,桃子终于挂果丰收了,却卖不出去,导致负债累累。
还要不要在这条艰辛的正道上继续走下去?黄某在整理自己的衣服时,发现这个小绣袋——新生锦囊。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后,看到这样一段话:“生命的坚韧,在于心中始终有一种不被冷酷现实打垮的精神,总是穿过层层黑暗,执着追寻爱与光明。生活总有起伏,有时我们会因迷失方向而跌入深渊。但请记住,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无论顺境逆境,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也才能让心灵回家。”
在历经风雨之后,黄某逐步建起了自己稳固的销售渠道,靠自己的双手过着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去年刑释后的谢某现在开办了一家黏土国漫店谋生,月入万元,他说:“我想感谢浙江省第一监狱民警对我用心用情的教育改造,以自己为例,向社会证明‘人是可以改造的’,把刑期当学期,刑释人员也可以拥有‘飞驰人生’。”
“回归社会的半年来,我慢慢走上了人生正轨,经营着一家手工制作小店,有很多小朋友来我这里做手工,我会温柔地与她们交流,让更多孩子感受到暖意与善意。”这是江苏镇江女子监狱刑释人员写给监狱民警的一封信。
今年6月,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审核程序,四川省攀西监狱服刑罪犯张某顺利通过线上论文答辩,即将收到某大学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他感慨地说:“真的感谢监狱和民警的关爱才让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才会努力拼搏好好学习。”
用心用情开展教育改造工作,既改善了罪犯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助于减少监狱内的违规违纪行为和预防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从而为构建“大安全”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据记者了解,在司法行政系统监狱戒毒人民警察三年实战大练兵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监狱系统进一步“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不断推动教育改造工作“走深、走精、走活、走实”,不断强化教育改造罪犯基本功和看家本领,有效地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提升了罪犯改造质量,也为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jygl/202409/t20240902_5049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