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终将“返工”

时间:2024-01-31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李伟明

  与人聊起某些“火箭式”提拔的年轻干部容易栽跟头的话题,想到两个古代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中国,一个发生在英国,都与马有关,说的都是追求速度之事。

  先说中国的。《韩非子》记载:春秋末期,齐景公正在外面游玩,忽然听到相国晏婴病危的消息。齐景公立刻下令火速返回都城。坐在车上,他不住地催促马车跑快些,甚至把车夫推开,自己亲自拿起鞭子赶车。跑了一阵之后,齐景公还是觉得不够快,干脆跳下车子奔跑起来(更不想想人能否跑过马),直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样一折腾,反而比正常速度还慢了,更加耽误了时间。

  英国的故事是这样的:国王查理三世与亨利伯爵决战,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国王派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让铁匠赶紧给马钉掌。铁匠按程序工作,钉第四个掌时,发现少了一颗钉子。他正准备认真砸出一颗钉子,马夫催得急,让他随便凑合凑合,能把马掌挂上就行。就这样,查理三世骑着这匹马冲锋陷阵。激战中,那只马掌脱落了,战马当即跌翻,查理三世被掀在地上。等他爬起来时,战马已在混乱中跑远。查理因此成了敌军的俘虏,战斗戛然而止。人们因此叹道:“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马掌,跑了一匹战马。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齐景公图“快”,罔顾客观情况,弄得狼狈不堪而无济于事。查理三世的马夫求“快”,为了省事,没把一颗钉子当回事,结果酿成严重后果。两则“欲速则不达”的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给人启示。

  回到年轻干部出问题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在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在仕途某阶段跑得快、走得顺的年轻人。然而,他们并非都能如愿到达终点,笑到最后。相当一部分人,由于自身原因,中途“马失前蹄”、“折戟沉沙”,一时闪亮登场,不料早早黯然收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们不知“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道理,不懂得奋斗之艰辛,把一时的幸运当作是一种必然,所以轻薄而不自重,随时可能一脚踏偏甚至踩空。

  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快上快下”这种情况应当引起重视。选拔年轻人,要遵循干部成长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切不可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我认为,对选拔者和被选拔者来说,起码要明白以下几点道理。

  一是德不配位不勉强。你要关心某个人,如果发现他不具备这个德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他放在重要岗位上,否则,这种关爱终将成为坑害。比如一个因为嗜赌而负债累累的人,如果让他掌握权力,他岂有不用来“变现”之理?其人无职无权倒也罢了,顶多做一个黑名单上的“老赖”;有职有权,其下场多半是身陷囹圄,失去自由。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历史以来,都不乏那种心术不正、操守缺失,不行正道、专取“捷径”,进而走向覆灭的事例。教训是深刻的,面对前车之鉴,何必让人以身再试?

  二是无知无畏不久长。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需要丰厚的阅历作支撑。缺乏历练者,职位来得太快,往往不知天高地厚,无视纪法,不懂敬畏,得意便忘形。这种人,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其行为越如脱缰的野马,基本上是为所欲为,毫无顾忌。把权力交到他们手中,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看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书,上面写满了答案。他们铸下大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胆大妄为,缺乏监督,积小错为大错,终至无法回头。

  三是拔苗助长不可取。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没达到相应标准,强行把他推到某个岗位,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他省略了奋斗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便可能失去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也将失去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力。这种人身居要职,除了工作做得勉强,干得吃力,更有可能因为没有经历风霜,没有经过磨砺,胸襟狭窄,目光短浅,抵挡不住种种诱惑,轻而易举倒在半路上。

  对公职人员来说,修养需要锤炼,能力需要历练。每个环节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不同的意义。一味图“快”,看似省了很多事,其实也可能失去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脚跨不出万里路。“一步登天”未必是什么好事,也许意味着什么基础都没有,随时可能摔下来,轻则打回原形,重则亏尽人生。无论做什么事,该有的步骤就不该直接跳过。大量的事实表明,“偷工减料”“以次充优”这样的小聪明,最终会让你所做的事要么返工,要么直接作废。物如此,人亦然。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129/398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