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融合式多元解纷 推进“枫桥经验”深耕厚植

时间:2023-12-13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一次调解,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还为当事部门和单位开出了妥处矛盾纠纷的良方;一次心理疏导,聚焦的是个人心理状态,更是对矛盾纠纷的溯源方法之一;创新“媒体+调解”,推出“96466调解工作室”,则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以案释法,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矛调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快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矛调中心建设运行,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融合多元解纷举措,推动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截至目前,区矛调中心和14个镇(街道)矛调分中心、203个村(社区)矛调工作站已全部投入运行。根据苏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数据,截至今年10月,吴中区共录入矛盾纠纷事项7978件,办结7964件,办结率99.8%。

  

  分级调解 发挥解纷新效力

  前不久,苏州市吴中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苏报融媒96466媒体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陈杰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受到司法部的表彰。

  “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这是陈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每一件纠纷,无论大小,都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的大事。“调解工作要让群众满意,不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还要以情感为纽带,用耐心消除隔阂,用真情化解仇怨。”正是坚持采取情、理、法相结合的方法,陈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纠纷,个人累计化解的“疑难杂”矛盾纠纷达1000多件。

  

  人民调解工作,稳定是第一责任,调解是第一防线。作为吴中区非诉讼服务中心主任,陈杰的身后是一支由1087名调解员组成的队伍,架构起成熟完善的三级矛盾纠纷调解网络,能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努力把纠纷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除了陈杰团队,吴中区还有“老周”调解事务所、“黄阿姨”家事调解室等民间调解组织,进一步打造非诉讼纠纷化解“吴中招牌”。

  百姓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吴中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拓宽民意诉求反馈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吴中区舟山花园作为践行“枫桥经验”示范点,创新推行援法议事,依托基层援法议事工作机制,搭建解纷新平台。“小区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协商,很多问题就能及时解决。”这是一位居民参与议事过后,对这一机制的直接感受。

  将新兴融媒体力量与传统人民调解力量有机结合,是吴中区在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的有益探索。2022年,吴中区充分发挥媒体力量,联合苏州日报社创新打造“媒体+调解”模式,成立苏报融媒“96466调解工作室”,通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结合以案释法,以更多元、便捷、优质的方式服务群众需求,推动人民调解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活力。

  从“心”溯源 注入解纷新动力

  社会心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吴中区坚持把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平安吴中建设。2013年以来,吴中区委政法委牵头卫健、教育、民政、司法、妇联等多部门,在全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吴中模式”。日前,在吴中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郁伟芬为负责人的吴中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正式入驻,进一步将心理疏导融入矛盾纠纷化解,促进解“心结”治“心病”。

  依托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吴中区成立了一支由52名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可为在吴中区范围内居住、工作、学习的居民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截至目前,该团队已为40多家企业、400多户家庭以及100多名儿童提供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和心理关爱,并对多起案件的当事人开展心理干预,帮助其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吴中区14个镇(街道)、203个村(社区)均设立了心理咨询阵地“心语屋”,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心理健康专员,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真正实现全区三级心理咨询阵地全覆盖,便于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倾诉对象”。

  “因为具备心理学专业能力,我们在与当事人沟通时能帮助找出家庭矛盾、社会矛盾的根源,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郁伟芬说。将心理疏导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关键在于调解前把脉找准纠纷“病因”,以矛盾化解为明线,心理疏导为暗线,开具化解矛盾纠纷的“处方”,让调解员化解矛盾有的放矢。

  多元解纷,要暖心,更要走“心”。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通过介入服务,运用沙盘心理游戏等专业心理疗法,帮助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伦理感化,从而达到打开纠纷当事人的心理疙瘩,解开心结化解矛盾的目的。“我感觉到了理解和尊重,我信任你们,我要努力从以往负面的情绪和事情中解脱出来,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一名当事人感慨地说。

  正因用“心”倾听,从“心”溯源,在吴中区,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多元解纷注入了新动力。

  多元融合 凝聚解纷新合力

  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枇杷、杨梅等茶果产业是吴中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万亩茶果园、十里茶果香已经成为吴中区的特色亮点名片。吴中区立足产业特点,多层次开展司法服务与茶果纠纷源头治理工作,致力打造“无讼”茶果产业。

  近日,吴中区法院开发区法庭与东山镇司法所、东山镇调委会联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制茶大师顾晓军参与共同化解了一起茶叶纠纷,某茶叶公司和某旅游公司在多方调解下,最终达成人民调解协议,高效低成本解决了双方争议。

  

  吴中区正在加速构建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的“3+3+3”现代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型企业云集于此,同时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吴中区立足企业多元解纷需求,促进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初步形成商事纠纷诉源治理品牌。

  聚焦涉企纠纷,吴中区法院建立由专业律师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劳动争议审判员组成的“三位一体”劳动人事争议专业调解工作室,从劳动者和企业权益双向保护入手,重点化解劳资、工伤、合同、破产等方面的纠纷,既化解劳动者“薪愁”,又保障企业稳步走向创新发展之路。围绕涉产权纠纷案件,吴中区法院开通保护民营企业“绿色通道”,与苏州劳动法庭“院庭协同”设立全市首个高科技领域竞业限制法律问题调研点,与苏州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苏知和合坊”,护航企业核心竞争力。

  立足多元解纷体系化、治理工程系统化、制度保障法治化,吴中区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改革,逐步走出一条非诉解纷“吴中路径”。吴中区法院被省高院确定为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融合式多元解纷”诉源治理经验被评为苏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案例”,相关经验在全市诉源治理推进会上进行交流推广。

  “吴中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法治思维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矛盾纠纷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吴中大地上深耕厚植。”吴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东说。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suzhou/202312/t20231205_935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