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少年的你”——南京雨花台区“未检”十年记
张凌燕笑称自己是钉子户副校长,十年里,她身兼区里7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送走迎来了不知道多少的校长,但她最喜欢陪伴的,还是一茬茬的孩子们。
张凌燕是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官,获评过南京市十佳检察官,在这十年里,她见证了雨花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艰辛付出、探索创新和保护成效。
“柔软的心做天大的事”
张凌燕心里装着很多故事,时间久了有的变成了心事。
去年夏天,她担任志愿者陪孩子们参加法治夏令营活动。走到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装配车间时,初中女孩小丽(化名)站在玻璃窗外泪流满面。原来,她五六岁时,父亲常来这里送货,自己就在这块玻璃外面等爸爸……如今,因为刑事犯罪,她的爸爸已不在人世。
长期接触刑事案件,检察官常常感受到涉未成年人案件的沉重和无奈,“不论受害者还是侵害者,不少都来自问题家庭。”
雨花台区有南京市规模最大的岱山保障房社区。
外来人口涌入、本地村民“上楼”、陌生人社会矛盾冲突增多,刑事案件多发,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一起强制猥亵案件中,被害人系艾滋病家庭子女,犯罪嫌疑人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复杂的家庭背景让案件办理陷入两难。“最激烈的时候,两方当事人都抱着铺盖要住到检察院里来。”女检察官们拉着当事人的手讲道理,画着图讲法律,申请心理医生为被害未成年人辅导,最终让双方达成和解,妥善办理了这起“沉重”的案件。
“仅仅是打击犯罪、个案援助,只能疲于应付。”张凌燕说出了忧心。
早在2008年,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雨花台区少年法学院创办,检察官连续10年在区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推动该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全覆盖,全年272节法治课全部纳入学校课程。仅2019年,就在全区30余所学校上了百场课。
少年法学院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在校学法,回家向家长讲法。”
2009年,依托社区、面向家长的“家长崇法课堂”成立,检察院组织家长旁听庭审、参观监管场所,针对特殊家庭配合学校谈话,提供心理支持,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群里来了个检察官”早已成为家长们熟悉的场景。
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预防犯罪效果明显:保障房片区零犯罪社区逐年增多,涉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大幅减少。2015年前某中专学校多次发生学生聚众斗殴案件,防治校园欺凌专题开课后,至今再未发生类似案件。少年法学院辅导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参加模拟法庭大赛,获得江苏省二等奖、南京市一等奖。
“转化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我给师傅送鱼吃!”未检科检察官田园传给同事们看一张照片,引起大家会心微笑。
照片里的小伙子叫小阳,在职校期间涉故意伤害,被判缓刑。办案检察官送他进了帮教基地,他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为了痛改前非,他磨掉了纹身。如今,他在一个菜场里卖鱼,靠劳动换取社会的尊重。
小阳也是区检察院办理的首例符合特赦条件的未成年人。
打击不是目的,教育、挽救、感化才能体现未检工作最佳效果。
1995年出生的徐萍(化名)在澳大利亚某大学就读应用金融专业,课程要求高通过率低,四年下来,四门考试没有通过,重修费就是8万元。从小成绩优异的徐萍因为自尊,羞于向父母伸手,于是她向多家网贷公司借钱交费。最终因为还不上网贷,而盗刷了同学的支付宝。检察官在深入调查后决定相对不起诉,但是必须到社区服务。庄严国徽下,当检察官宣告不起诉决定书时,徐萍和她的父亲都泣不成声。
“2015年是分水岭,未成年人参与的暴力伤害、盗窃、扒窃等案件大幅减少,而‘电网诈’案件在急剧增多。”
张凌燕所说的“电网诈”,即指通讯网络盗窃诈骗等犯罪。针对涉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增长特点,检察官们也开始新的应对。从2013年起,雨花台区检察院与区民政局、教育局共同设立“雨露未检工作室”,实现帮教从传统模式到现代化模式的转变。
南京雨花台区是我国最大的通讯软件产业研发基地。
17岁的阿胖(化名)是一名黑客,因盗取软件谷一家公司的巨额流量而案发。
提审中,阿胖一见到检察官就呜呜地哭,其父坐一旁当“翻译”,一个劲提醒阿胖讲“人话”,而不是计算机术语。
与众多涉罪未成年人不同,阿胖家境殷实,而且刚接到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录取通知书,光计算机比赛获奖和技术证书就有十余张。“他属于漏犯,钱全放卡里,一分没用,全部主动坦白交出来了。”在张凌燕看来,他完全可以转化成为国家作贡献的人。但如何处置,仍让检察官犯难。
相比于阿胖的悬而未决,小坤已经够幸运的了。他原是大学生,由于参与网络赌博而欠下高额的网贷债务,因盗窃而案发。检察官发现他不仅聪明,而且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有特长,在对其开展法治教育外,还将其送往软件园区的“满帮集团”进行社会实践帮教活动。小坤不仅通过了考察,还结交了一群技术上的好朋友。
“姐姐,告诉你好消息,我找到工作啦!……另外,我还找到了女朋友。”3月14日,小坤把工作照和人事合同拍给了检察官们。
“满帮集团”是雨花台区内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检察院与“满帮集团”共建“雨露”帮教基地,将不批准逮捕、附条件不起诉等无社会危害性的年满十六周岁的涉案未成年人作为帮教对象,由“满帮集团”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等。
“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养未成年人的守法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助力失足少年零障碍回归社会,江苏的做法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王立峰视察后说。
“站在牢固的社会支持体系上起跑”
2019年12月24日,雨花台区院提起公诉一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杀人罪案件,涉罪未成年人遇到恋爱问题,持刀对女友行凶。此次略显不同的是,人民监督员还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家长的认识失当、行为失误,当庭训诫,促其深刻反思。
“对涉罪未成年人贯彻特殊、优先保护司法政策,但并不意味着一味的纵容。”雨花台区检察院专职委员张梅菁说。
未成年人的是非观、法治观的校正与更新,必须从“起跑线”开始。雨花台区检察院三方面发力,一是开辟红色文化教育区,引导向上向善力量。一是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共同保护救助未成年人。三是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检察官办案能力和水平。
著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就坐落在雨花台区,检察官们组织涉罪人员参观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听讲解员讲述英烈故事。还开展了老少同书英烈诗词,徒步“南京眼”等活动,对走入迷途的未成年人进行红色教育、德行感化,增加法律的威严感,帮教的仪式感。
2018年以来,检察院引入高校社工,专业化、系统化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与区妇联、团委、教育局、司法局、民政局、工会、残联、公安、法院等部门达成一系列工作机制,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介入工作方法》《性侵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操作方法》等,用更加专业的手段,更有力的社会支持做好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雨花台巍峨耸立,保障房万家灯火,软件谷高楼层叠,南京雨花台区或许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变化的是雨花台,不变的是检察蓝。检察官们带着春风化雨的情怀和温度,继续投入到国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大格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