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正 楷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5次提到“信心”,2次提到“必胜”,12次提到“风险”。既要坚定信心,也要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学习总书记讲话的一个真切感受。

  从疫情阶段来看,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当此之时,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就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总书记要求,“找到管好每一个风险环节,决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和空白”。就北京疫情防控,他要求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线。就精准复工复产,总书记将全国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类地区,分别施策。成绩固然不错,对风险因素更要有底线思维。

  从干部素质来看,“增强忧患意识”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他要求参加会议的同志,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无论是庆祝建党95周年“七一”讲话,2017年“7·26”重要讲话,还是十九大报告中,他都强调风险问题。2018年1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他列举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去年1月,他在聚焦“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

  这场疫情,将一些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意识薄弱、能力不足暴露无遗。论“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他们大意。落实“政治职责”,他们乏力。湖北和武汉前期防控工作存在严重问题,党中央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领导班子作出调整充实。不用讳言,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总书记要求,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这场疫情,也将风险意识这根必须时刻紧绷的弦,更加直观呈现在国人面前。对人民来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太平盛世并不是轻松得来的,“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抵御风险”4字,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里,也刻在中华民族基因上。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正是因为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有居安思危的忧患。

  这场疫情,更是一堂深刻的风险意识教育课。它教育我们,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也要防范“灰犀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如何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对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增强临机处置能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这是所有干部的必答题。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来没被压垮过。我们愈挫愈勇,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必能实现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