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黄红平

  今年是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的喜庆之年,也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虽然“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但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非进不可的时候。在此重要时刻,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与主要成果,将有助于新时代增强廉政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做好战略规划,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从“上篇”“中篇”到“下篇”,构建起新中国廉政史

  “上篇”是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先后设立国家检察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颁布宪法、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法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积极开展一系列反腐败动作,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惩处腐败分子,形成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巩固了新生政权,增强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篇”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八大召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勇于直面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情况,强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反腐败国家战略,整体协调推进廉政治理,反腐败斗争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确保了经济社会各方面平稳健康发展。

  “下篇”是从十八大至今,仍在进行中。经过长期努力,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坚持制度创新和实践落实双向发轫,在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强健党的肌体上作出突出贡献,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保障和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具体来说,三个篇章各具特色:“上篇”囿于时代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侧重运动反腐,成效卓著,教训也极为深刻;“中篇”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问题认识不够,导致腐败一度高发易发,但总体处于控制之下;“下篇”致力于腐败问题的标本兼治、协同治理和系统推进,开启了“廉洁拐点”。

  三个篇章又是相互贯通的:前者为后者的工作夯实基础,后者将前者的成绩推到新高度,三者的目标一致,共同为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社会主义廉洁政治而努力。

  在继承与创新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国情的反腐倡廉道路

  70年来,光辉的廉政史好比一首抑扬顿挫的歌,其中既有反腐成效显著的高潮时期,又有蕴涵着艰难曲折的低潮时段,深刻反映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超大型国家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留下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譬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搞多党制或轮流坐庄,以灵活有效的策略分步骤稳妥地推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坚持群众路线,既要依靠群众支持和有序参与,又不搞群众运动;必须坚持廉政理论与实践创新,实行多领域多层面多手段多途径的廉政建设形式,构建标本兼治的反腐败战略体系等。这些经验教训凝聚而成的最大成果,就是走出一条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系统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反腐败、由谁领导反腐败、依靠谁反腐败、怎样反腐败”四个根本问题。在回答为什么反腐败问题上,强调如果任凭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必然会亡党亡国,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在回答由谁领导反腐败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回答依靠谁反腐败问题上,强调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和专门机关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回答怎样反腐败问题上,强调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在强化惩治的同时注重预防,通过构建有效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标本兼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对反腐败要有足够自信。哲人有言:“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从党的十八大召开算起,经过近70年的接续努力,反腐倡廉形势从最初的腐败与反腐败力量处于胶着的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已经形成、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在量的积累基础上逐渐呈现出质的飞跃,初步取得压倒性胜利。应该说,这一历史性成绩来之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四个足够自信”要求坚决抵制在反腐败问题上的错误论调,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坚守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党的十八以来的事实表明,腐败零容忍态度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指出: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新时代坚守腐败零容忍的态度,要求形成“上无禁区、下无盲区,内无死角、外无天堂”的“腐败零容忍”大格局。“上无禁区”强调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下无盲区”强调既要查大案要案又要严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内无死角”强调反腐主体和对象都必须受到监督;“外无天堂”强调坚决把境外追逃追赃纳入反腐工作部署。

  构建“三不”反腐机制。好成效要有好机制。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形成“三不”反腐机制。“不敢腐”机制强调高压反腐,侧重于强力震慑与腐败惩戒;“不能腐”机制强调制度防腐,重点在于权力监督和制度防范;“不想腐”机制强调自觉拒腐,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实现严于律己,主动拒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完整的反腐败机制体系,全方位贯穿着纪律、法律、制度、规矩、理想、道德的要求。三者各有侧重又整体协同,互相配合,突破了以往单向、孤立反腐的局限性,具有强大的协同效应。

  (作者系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