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视父母、绝食、割腕……”亲情帮教让浪子回头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仇视父母、绝食、割腕……省三亚监狱亲情融入帮教解心结

“监狱在成立初期,监区外围没有建围墙,也没有武警巡逻值守,干警执法常常简单粗放,服刑人员以劳代教,基础设施建设简陋单一,管理机制落后,科技跟不上需求……可现在,这一切都有了喜人的大变化!”10月10日,省三亚监狱四监区监区长曾德松颇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述了省三亚监狱自1995年建成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说,如今干警的执法理念及管理方式有了很大改变,管理也更加严格规范,监狱各方面工作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曾德松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谈话记者?麦文耀摄

从设施简陋落后

到向科技要警力

上午9时,曾德松带着记者前往监区,路上远远便看到一堵高墙,墙外安装了两排防护栏,墙顶则布满高压电网。而在这堵高墙内,有上千名服刑人员正在接受改造。曾德松告诉记者,任何人想要出入监管区,都要接受物品检查、全身扫描、指纹人脸识别,在确保手续齐全,安全无误后才可放行。

“以前可没有这么严格繁琐,更别提这些高科技辅助的东西了。”在顺利进入监管区后,曾德松向记者感叹道,三亚监狱成立初期,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简陋落后,很多工作都要通过人力去完成,这在当时警力不足,罪犯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干警分身无术,在服刑人员的管理改造工作上便显得捉襟见肘。如今,三亚监狱重点加强智能化建设,向科技要警力逐渐成为新理念。

近年来,三亚监狱先后完成指挥中心系统、警察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电网电子报警对讲系统、门禁系统以及服刑人员专网和信息发布系统等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了系统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以及司法部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无盲区、数字化的要求。

从粗放式管理

到规范、精细化管理

“你这个环节要把握好时间,速度尽量放慢,避免材料浪费。”在四监区习艺车间巡查时,曾德松反复叮嘱服刑人员在劳作时要细心,注意安全操作和产品质量。

“我刚进监区当干警的时候,还得带服刑人员外域劳务,那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曾德松向记者介绍,虽然参与外域劳务的每个服刑人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但那时的劳动工地监管压力大,干警得时时盯着,防止意外发生。1999年10月,随着监狱习艺车间的建成,才彻底结束外域劳务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转向精细规范的域内来料加工。

三亚监狱大力经过推进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服刑人员的思想意识彻底转变,绝大部分服刑人员从“不愿参加生产劳动,到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服从管理改造”的转变。

曾德松表示,为规范服刑人员学习现场管理,三亚监狱近年来还不断加强服刑人员思想、文化、技术教育,规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及社会帮教系统建设,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程序,提高心理矫治水平。

服刑人员谢某正是这新举措的其中一名受益人,他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接受系统的学习,在干警的帮助下顺利考取了电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学会了一技之长。

从以劳、管代教

到改造融入亲情帮教

“你们二老放心,我在里边一定好好表现服从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回去孝敬你们。”近日,服刑人员李某在亲情电话中向父母说道。

3年前,李某在四监区里还是一名十分顽固且带有自杀倾向的服刑人员。2016年,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入狱。入狱后,其抑郁情绪严重,对父母无比仇恨,常以绝食、割腕、用烟头烫伤自己等极端方式对抗改造。作为监区长的曾德松,不忍心看着年仅20岁出头的李某就这样糟蹋生命,通过耐心地倾听与反复关怀,李某终于向曾德松敞开心扉。

“说起来,监狱干警那时候哪会有闲情静下心来倾听服刑人员的不幸遭遇,更不会去过多地关心他们的心理情绪。”曾德松告诉记者,早期干警管理手段单一,重劳动轻改造,仅仅是以劳代教、以管代教的简单方式,把劳动作为改造服刑人员的有效手段,所以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抗改造的情况时有出现。为此,三亚监狱通过融入亲情帮教,进一步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为服刑人员提供亲情电话及家属见面会,发挥直系亲属对罪犯的亲情帮教作用,配合监狱开展教育矫正工作。

通过交谈了解,原来李某在最需要陪伴的童年时光里,父母抛下他外出务工,从小他就辗转不同亲戚家,寄人篱下,毫无归属感。曾德松意识到,李某之所以不断自残,是因为内心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所以必须尽快联合其父母进行亲情帮教,才能对其自杀危机进行干预。

经过曾德松多次与李某的父母沟通,通过安排会见时,父母在向李某坦诚谈及20年前的往事并表达了内疚后,李某突然像个孩子一样扑进父母怀里放声大哭。此时的李某终于放下了心理的防备和隔阂,彻底放下自杀的念头,服从管教,积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