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炜:连续驻村四年多,离别前乡亲们写信按手印挽留

时间:2021-03-30 来源:新疆平安网 作者:佚名

  

  “这几天,职工们交给我一封《感谢信》,感谢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对良种场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希望挽留黄绍炜书记。可我很纠结,这是组织的安排,何况他已经连续驻村四年多,为了大家,他牺牲了小家。但是,我们真心希望他领着我们再奔奔……”

  近日,正在北京大学参加培训的喀什地区疏附县良种繁育场党支部书记、场长崔久秀快言快语地在电话里告诉记者,随后,她传来了一张印有二十多个红手印的手写信图片。

  再过几天,先后在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艾日克贝西村和良种繁育场担任“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的黄绍炜将结束四年多的驻村工作回到原工作岗位。他将再一次经历难舍难分。

黄绍炜

  闲不住的“第一书记”

  记者至今难忘两个多月前,在疏附县良种繁育场见到黄绍炜时的场景。

  当时他正在场部生产基地和干部们一起修缮大棚。抡坎土曼的、拨野草的、平整土地的……在干得热火朝天的劳动人群中,记者辨认出身穿迷彩服、脚蹬球鞋、灰头土脸的黄绍炜。

黄绍炜和干部们在大棚里平地

  “我就像一个运动场上赛跑的选手,刚冲到终点,又听到了另一场赛跑的发令枪声,我又冲了出去……”谈笑间,黄绍炜道出了他真实的工作状态。

  黄绍炜,新疆法学会研究部主任。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派驻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艾日克贝西村任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2020年7月,短暂休整后,刚返回原工作岗位的他又接到“命令”——进驻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扶贫帮扶的深度贫困村——疏附县良种繁育场。

  采访黄绍炜实属不易,因为“抓”不住他。对黄绍炜形象轮廓的搭建基本是靠采访他身边人堆砌起来的。而走近他,却是在他给记者的三次微信留言里。

  因为记者的穷追不舍,黄绍炜答应“见缝插针”回复几个问题,于是有了三次微信留言。一次是凌晨4时许,他说只能先回答一个问题,因为他要做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准备;一次是凌晨6时许,他说再过3个小时他又要开晨会了;一次是上午9时许,他说他这忙得通宵达旦。

  软弱涣散村的“脱帽”考验

  镜头转回到2020年4月15日。这一天,黄绍炜根据组织安排,离开了他朝夕相处了三年多的站敏乡艾日克贝西村。

  这一天,村里的男女老少赶来送行,各个眼里噙着泪水,手里捧着鸡蛋和土特产。

  “你为我们受累了!快回家陪陪家人吧。”“记得回来看看我们啊!”……黄绍炜也早已热泪盈眶。这条不长的路,他走了许久。他叫着每一个人的名字,叮咛着、嘱咐着。有几辆村民的车跟在送黄绍炜的车后,一直跟到了机场。在机场,老乡再次握着他的手依依不舍。

  三年来的情景历历在目,严打整治、扫黑除恶、发声亮剑、三学一去、四同四送、团结关爱、脱贫攻坚、防疫抗疫等等,充实着他的每一天。

黄绍炜与村民交谈

  三年后,艾日克贝西村用它的巨变表达着对黄绍炜、对工作队的感激:

  甩掉了村级基层组织空心村、空壳村、软弱涣散村的旧帽子;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干群关系重归“鱼水”;

  基层组织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

  大片大片的零星土地已变成了平整的条田,一条条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老旧电网得到了全新升级改造,夜里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每一条巷道,冰箱、彩电、洗衣机已成为了农家的标配。

  农村妇女不出村就能在乡村车间里就业,群众资产性收益、工资性的收益显著增加,村民原来三五成群蹲在墙根儿晒太阳、拉家常的慵懒习惯转变为现在一起谈科技、用科技,琢磨着怎样增收致富脱贫奔小康。

  以前随处都是的土墙、土房、土炕已没了踪影;毛驴车难觅踪迹,电动车迅速普及,小汽车已悄然入户;智能手机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家家户户的网上“课堂”。

  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单调的黑头巾被秀发替代,时尚的衣着缩小着城乡的差距,村里遇到小朋友,他们会笑吟吟地用国语向你问好;群众冷漠的眼神变得炙热了,老百姓思稳定盼发展、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高涨了……

  想到这些,黄绍炜有了满满的成就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农村工作的“黄金定律”

  对黄绍炜而言,在所有的收获里,他积攒到的农村工作的“黄金定律”是无价之宝。

  坚决坚持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上接“天线”关键在善于学习,下接“地气”关键在善于用眼睛去体察民情,用耳朵去倾听民声,用心去感受民意,让群众愿意给你说真话、说实话;

  公平公正、示范引领。不能有偏心,更不能有私心,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要想群众心服口服,那就必须一碗水端平。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心系群众,珍惜民力。群众工作无小事,要积极回应诉求,群众跑一趟就能办的事决不让他们跑两趟。切记不盲目追求脱离现实的“高标准”,决不做劳命伤财之事。

  这些“宝典”帮了黄绍炜,也帮了他身边的同事。驻村三年,黄绍炜连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驻村工作队队长”,他的团队连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驻村工作队”。

  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挑战

  三年间,因工作原因,黄绍炜近90多天的假期未能正常休息。就在他满怀豪情谋划如何做好原岗位工作的时候,他接到了组织通知:立即赶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扶贫帮扶的深度贫困村——疏附县良种繁育场,任扶贫“第一书记”。

黄绍炜展示大棚蘑菇

  2020年7月初,黄绍炜奔赴新的岗位开展工作。全面入户走访之后,黄绍炜深深意识到,他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按说,熟悉环境、熟悉合作者、熟悉群众,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然而,脱贫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他必须立即进入角色。

  “派我来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必须迎难而上。”靠着精神动力,黄绍炜一次次给自己打气,把要解决的问题排了队,一个个地解扣。

  在2020年12月的年终考核中,他获得了参评代表的全优评定。几个月后,他已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为良种场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

  “忠”于大家“愧”对小家

  四年多来,黄绍炜专心致志地做着“第一书记”,却无暇顾及自己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

  记者随口问黄绍炜,他驻村的时候女儿正读几年级?没想到黄绍炜掰着指头、抬着头掐掐算算了一阵子也没有个确定答案,完全没有了他说村里事时如数家珍的样子。

  当年,妻子因得知黄绍炜将结束驻村,便与他商量:“你陪女儿,我去驻村。”

  休息期间正是女儿参加中考前夕,黄绍炜总算专心地为女儿做了一个多月的饭。“没想到爸爸做饭那么好吃啊!”女儿很惊喜。

  “我们原计划是,我回到乌鲁木齐工作后可以陪伴女儿专心读书,爱人便可专心驻村。但因为我的再次驻村,原计划就无法实现了,女儿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疫情期间,孩子独自一个人守在家里,我们谁都顾不上她……”记者看到黄绍炜的眼圈微微泛红。

  话锋一转,说到良种场的发展,他很快又兴奋了起来。他说:“良种场是有发展优势的,只要接续乡村振兴多打基础、铺底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谈到即将离开,黄绍炜颇为感叹, “自从实施了‘访惠聚’工作队驻村政策以来,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一任接着一任干,凭着一股干劲,带领各族群众朝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奋力迈进,只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人。”

  几年来,黄绍炜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拧哪里,拧在哪里就让哪里更牢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原文链接: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1-03/25/content_2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