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五棵胡杨树”的宝贝
45岁的吕明钰党龄22年,参军入伍14年,从警为民13年。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吕明钰用青春和忠诚绘就的光辉岁月。
当兵时,他将青春和汗水撒在训练场;当警察,在北靠天山南拥沙漠的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他继续潜心日复一日的为民“修行”。可以说吕明钰的半生,就是一心为民的半生。
办好小案安民心
2008年11月,从部队转业的吕明钰来到沙雅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报到。一进门,大队领导便对他说:“当警察首先必须得会办案子,多干少说!”之后,跑现场、谈话、办案子,吕明钰很快便融入到警察的角色中。
2008年12月中旬,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一牧场群众家中三万元现金被盗。接到警情后,公安局立即派人前去取证,可是因为天黑和现场被破坏,取证工作很不理想。围观的群众有人起哄说:这案子破不了啦!
第二天,刑事侦查大队四中队全体出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吕明钰等人通过被砸坏的铁锁上的一枚指纹和门框上的半枚指纹,当天破案,找回了不翼而飞的现金,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沙雅的警察真是神了!”
这件事让吕明钰深刻认识到破小案对群众的影响。在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吕明钰率先垂范践行“小案快破”为民理念,将派出所推行的“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重点的新“五小工程”落实在工作日常,赢得了同事和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温情守护暖民心
早在20年前,沙雅县公安局便倾心尽力打造为民爱民实干人民警察,将警力最大化下沉到街面和警务室一线,让见警率和“家门口的警务”更加凸显。
2009年7月,吕明钰主动申请到距离城区70公里的二牧场卡点值守,这一守就是三年多。
2010年2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一名群众失魂落魄地赶到执勤点求助。原来,他的妻子难产,村里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必须要紧急送往县医院救治。情况紧急,吕明钰一边向大队领导汇报,一边迅速赶往报警人家中。凌晨1时,痛苦到极致的产妇看到民警来了,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紧紧抓着民警不放手。在产妇痛苦的呻吟声中,闪亮的警灯在黑夜中一路飞驰着前往县城医院。凌晨4时许,一场生死救援终以母子平安圆满落下帷幕。
从那以后,这对夫妇经常叫民警们来家里吃饭,但都被吕明钰和同事们婉拒了。“警察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样的美誉便在二牧场辖区的群众中流传开来。每年夏季洪水退汛后,热情的群众都会将打捞到的河鱼送到卡点,让民警们改善生活。吃鱼的时候,民警们的心里甜滋滋的。这样的甜,一直绵延到了吕明钰的心底里。
艰苦奋斗聚民心
2015年2月,因工作需要,吕明钰被调动至距离城区40余公里的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任警务室民警。
拜什托格拉克在维吾尔语里是“五棵胡杨树”的意思。这个派出所离城区远,一路都是搓板路,车走在上面,感觉车里的人都快颠“散黄”了。吕明钰驻守的警务室更远,村里家家户户住“老旧危”房,不下雨满院子都是土,一下雨满院子都是泥。沙尘暴从2月一直刮到5月,一出门就是浑身土。
换个人,可能早就吓跑了。可是吕明钰不怕,他是能吃苦的。
狂风裹挟着沙子,像刀子般割在人的脸上。几个月过去了,吕明钰的脸退了层皮,像胡杨林里的老树一样又黑又糙,大家开始叫他“老吕”。走在群众中,老吕跟这片土地上勤劳的群众一样,满腿土两脚泥,鞋子磨破了好几双,双脚也被碱土泡皴裂了。可他从不在乎,只要老百姓对他满意,跑断腿老吕也高兴。
老吕目睹着村民发家致富,目睹着落后的小村庄变成现代化新农村。后来多次岗位调整,老吕还是围着“五棵胡杨树”派出所打转。如今,老吕在派出所是老民警,也是大管家,传授经验,汇聚民心,老吕在这里干得不亦乐乎。
拜什托格拉克派出所所长黄忠良常说:“所里有一老,就是有一宝。”老吕现在就是派出所里的宝贝,他对基层的群众情况熟、办法多、工作效率高、办事效果好,同事们和群众都很喜欢他。
谈起群众工作,老吕的经历和经验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是老吕有信心也有决心,把为民奉献的点滴经验传授给身边新一代的胡杨卫士们,号召年轻一代争做“能吃苦,讲奉献,爱人民,人民爱”的胡杨卫士,继续传承和发扬“扎根基层,团结实干,爱民奉献、群众满意”的新时代胡杨精神,将服务和守护继续向田间地头和胡杨林深处延伸。
原文链接: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1-03/18/content_2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