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速度 有温度 有力度 讲讲法院“一站式”那些事儿

时间:2021-03-15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作者:佚名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狭长,点多面广,人口居住分散。近年来,内蒙古高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实际行动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地区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

  各级法院立足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巡回审判车、诉讼服务110、“流动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诉讼服务、纠纷化解工作。100多台巡回审判车和车载科技法庭已成为常年奔驰在草原上的正义使者。全区法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诉讼服务体系,立足城乡基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诉求,保证群众不受地域限制享受普惠均等的诉讼服务。

  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深入推进,内蒙古各级法院智慧诉讼服务全面铺开。目前,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系统在全区法院全部上线,智慧法庭、智能送达、语音识别、蒙古语辅助办案系统、裁判文书校对等系统均已上线运行,效果良好。2019年9月27日,内蒙古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模块建设完成,全区各级法院实现了跨域立案“全贯通”,让群众感受到指尖诉讼的便利。让“信息跑”代替“群众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构建老百姓方便快捷的“掌上天平”。

  内蒙古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探索实践解决送达难题,利用信息科技优势寻找当事人,努力打破“找人难”的困境,内蒙古高院通过向广东、江苏、海南、天津、贵州、江西等先进省市学习取经,经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论证、部分地区试运行后,决定在全区统建蒙汉双语电子送达平台。

  内蒙古高院建立的全区统一送达平台与办案系统对接,除一般性直接送达方式外,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均实现全流程通过统一送达平台完成。过去,法院送达一个法律文书,从邮件发出到收到送达回证,少则3天,多则半个月。实现电子送达后,法律文书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送达到当事人,并即时收到电子送达回证。在送达时限上,过去需要10天-15天左右的案件送达时间,现在平均仅需要2.9天,对被告的最短送达成功时间仅14分钟,极大提高了送达效率,减少法官团队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效率。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出现被送达人电话空号、手机关机、拒接电话、地址不详等问题,人民法院送达平台也有效解决了这一困境。平台具有失联当事人修复功能,修复率能达60%-70%;同时,通过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实现与公安部全国人口信息库,对地址不详当事人可以查询到户籍信息,破解送达难题。

  截至目前,全区三级人民法院电子送达平台已累计推送案件51293件,推送人次132143次,总平均送达时长仅需2.9天。

  电子化集约送达打破了法院层级限制和固有的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科技优势寻找当事人,打破了找人难的困境,极大地减少了办案人员事务性工作,提升了司法效率。同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既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保证了正常的诉讼秩序,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原文链接:http://www.nmgzf.gov.cn/sfdt/fy/2021-03-11/4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