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民警柳娟锋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时间:2021-03-15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柳娟锋,女,1971年生,1994年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参加公安工作,1996年调入淮安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行政拘留所),现任淮安市拘留所所长。铁窗冰冷,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融化心灵坚冰;高墙疏离,她用锲而不舍的毅力拉近彼此距离,一张张重燃生命的面孔,就是她24年倾心监管工作的最好注解。她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被评为“全国拘留所工作业务能手”,获得“江苏最美警察提名奖”“全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全市十大模范警察”等荣誉称号。

  

  真心沟通 真情感化

  她却让被帮扶人员忘记自己

  “柳所长,我能叫你一声‘妈妈’吗?”在2018年的所内春节联欢会上,被收教人员小马这样双目噙泪地对柳娟锋说。

  “傻孩子,我就是你的监所妈妈。但答应我,下个月,出了这个大院,就请你永远忘记我这个妈妈,忘记这段经历,好好开始新生活!”柳娟锋拉着小马的手说道。

  20岁的女孩小马,父母都是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穷苦船民,而她却在“闯荡”社会过程中沦为“失足妇女”。身染恶疾、亲朋厌弃,让小马更加消极厌世。但在被监管期间,拘留所所长柳娟锋不但陪她积极治疗,还从自家带饭菜给她补充营养。吃着手中饭,泪往心里流,小马本已千疮百孔的心,被这一顿顿温热可口的饭菜、一次次推心置腹的心理疏导慢慢地修复、弥合,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主动与家人重归于好。

  为了帮扶家庭遇困、生活无着的在拘人员,柳娟锋自筹自建所内“希望基金”。2019年以来,基金向患有残障瘫痪、无钱返乡的被拘留人员发放数万元善款。柳娟锋本人还还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联系工作、申请低保,再续生活的希望。

  “法律虽然是冰冷,但执法者可以是带有温度的。”柳娟锋一直以这样的信念投身监所工作,挽救一个又一个走向沉沦的人生。

  巧解心结 诚化芥蒂

  “心灵驿站”唤回人生旅途的迷失者

  “每个人心中都有柔软的一块,我们的目的就是找到它、了解它、感化它。”谈及建设“心灵驿站”的初衷,柳娟锋如是说。

  她建立的“心灵驿站”,通过对被拘留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灵抚慰,激发他们自我改造、自我认同、自我提升的原动力。不爱读书的肯读书了,她予以鼓励;不会叠被子的把被子叠好了,她送上掌声;表现出色可以当“管理员”的,她给予“重用”。不知“几进宫”的小李,可谓劣迹斑斑、屡教不改,就连亲生父母都对他失去希望。柳娟锋却 “因材施教”地让他担任拘室管理员,每天不断表扬肯定,帮他重塑信心,收获了出奇效果。

  目前,柳娟锋打造的“心灵驿站”有4名心理咨询师,围绕“唤醒、净化、启迪、碰撞、温暖、联线、重塑、追寻”等八大心灵重建工作要素,以求知学堂、红歌赛场、心理聊天室等诸多手段,对被拘留人员施以心理干预,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惩戒治表,感化治本。”近3年来,共有3000余名被拘留人员走进“心灵驿站”,接受心理疏导、心理矫治和心理重塑,其中95%以上被拘留人员得以成功纠偏,收到良好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细心耐心 不离不弃

  为在拘人员消除“情感赤字”

  在柳娟锋看来,高墙大院内是维护社会稳定、惩治违法犯罪不可或缺的第二战场,对在拘人员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开心结、化解矛盾。

  68岁的朱某是先后两次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人员。入所后,采取绝食、拒医等手段对抗管理。柳娟锋以女性的耐心、细心多次与朱某进行深入谈话,及时摆明利害关系,以案说法、以法说理,逐渐打开朱某心结,其诚恳地写下悔过书,至此长达十几年的矛盾心结被成功化解。

  2016年,淮安市收容教育所(拘留所)专门以柳娟锋的名字命名“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室”,以柳娟锋总结的入所把脉、合力解困、情感跟进、出所巩固“四步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法为固定模式,通过消除被拘留人员心中的小矛盾,助推大平安、构建大和谐、保障大稳定,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监所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先后排查社会矛盾纠纷620余起,成功化解520余起,消除了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淮安市拘留所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集体”。

  严管厚爱 守正创新

  24年负重无言擦亮从警初心

  24年来,从年轻“柳干事”到慈爱的“柳所长”,从高墙内细弱枝条长成荫蔽一方的郁郁大树。24年无安全事故的纪录,就是柳娟锋24年来夙兴夜寐、无悔奉献的最真实的业绩。

  监管安全大于天,柳娟锋每天都是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待各项监管工作,在“五个严禁”基础上从严执行“七个严禁”,做到严防死守、滴水不漏。柳娟锋多年一直坚持“5+2”工作制,即便是周六、周日,她也要到监控室转一转、看一看,她才能放心。

  柳娟锋把大量的心力与时间都交给了工作,也让她错过太多团聚与亲情。2000年,她父亲在泰州去世,因紧急任务她没有赶上看父亲最后一眼;2015年,她母亲因癌症两次入院手术,她却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母亲。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她在高墙内连续坚守岗位3个月。她的这份干劲、这种精神也融进了拘留所全体民警们的血液之中,全所上下众志成城,创造了24年安全无事故的骄人业绩。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ymfc/202103/t20210310_5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