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就要来了!如何让政策走稳

时间:2021-03-09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王钟的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从“酝酿研究”到“计划实施”,发出了延迟退休政策即将落地的信号。延迟退休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近70年未有调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处于低位。

  退休年龄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尽管延迟退休的讨论已有多年,但进入计划实施阶段,仍然需要在全社会取得最大共识。从大的背景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时代的趋势;但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改善对劳动者的福利保障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一些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劳动者更需要被充分照料。实施延迟退休,要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状况、社保基金收支等因素。

  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过去很多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逐渐被机械取代,而且随着国民健康水平的改善,中年以上的劳动者也年富力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但依然有一些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对劳动者的体力、耐力提出更高要求。比如,一线公安干警需要具备良好的反应力才能处置突发案情;建筑工人、矿工等职业,也要求劳动者的体力足以胜任。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必须考虑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不让“银发族”的健康消耗在高强度的工作中。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个体也有机会调节自身的退休年龄。例如,有的国家将社保缴纳时长与退休金挂钩,工作年限越长,所能享受的退休金也就越多。允许劳动者早退休,但所能领取的退休金也要打一定折扣。统一制定退休年龄,兼顾个人意愿,既是现代文明尊重个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发挥社会保障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

  目前,实施渐进式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策略已经明朗。但具体到实施阶段,究竟如何渐进,花多长的时间渐进,最终达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需要更加细致的规划。在实施中,既不能让部分劳动者的心理感到太大的冲击,也不能冲淡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效果。要让广大劳动者的心理预期与政策的渐进步伐相一致,在确定具体方案以后,需要有条不紊地实施,确保延迟退休政策的严肃性。

  不久前,一些因为抓住时代机遇实现财务自由,而有机会“30岁退休”的年轻人,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可能性。一些人对“30岁退休”现象表示羡慕,也有人认为过早享受安乐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同人对劳动年限的追求和感受是不同的。在现实中,也有不少中老年劳动者希望“发挥余热”,在岗位上做更多的贡献,实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实施有弹性的退休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施延迟退休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性、精细化的制度安排。要按照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思路,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以减少社会震动,争取更多支持。同时,要继续充实社保基金,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使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取得社会最大公约数。


原文链接:http://pingan.hebei.com.cn/system/2021/03/04/0300800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