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体系 抓机制 强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的“玉龙经验”

时间:2021-03-02 来源:云南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通过建体系、抓机制、强保障,着力探索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的“玉龙经验”,使这个居住分散、民族众多和旅游重点地区县,各种社会矛盾成功化解在基层,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振兴的目标。在2009年至2013年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平安县”,2015年、2016年、2019年荣获省级“先进平安县”荣誉。2016年、2018年被国家信访局评为“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群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起恶性事件和舆论炒作‘三无’县。全县16个乡镇全部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2020年,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被列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县,黄山镇被列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试点镇,长水社区被列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社区。石鼓镇、九河乡被列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试点乡镇,拉市镇海东村、白沙镇白沙村被列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村。

  

  建体系,织好治理“一张网”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突出体系建设,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落实。

  

  建立纵向到底的领导体系。实行了县、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基层社会治理领导体系。配齐配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班子,调整选拔了161名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熟悉乡镇工作的正副科级优秀干部到乡镇工作。建强基层党组织,3年内实施了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实现了100%的农村党支部达标。抓好“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织—党员”五级体系建设,把基层党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任务真正落实到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肩上,承担起基层社会治理任务,协调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建立横向到边的操作体系。依托各类党群服务团体建立“党建联盟”,整合机关、社区、企业、团委、妇联等领域资源,壮大治理力量。目前全县建立县处级领导和“挂包帮”部门党组书记挂钩基层党支部联系点174个,乡镇党委班子挂钩基层党支部联系点156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村(居)小组党支部182个。以党群服务为载体,面向群众、辖区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文化服务、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法律援助服务,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建设。

  建立覆盖全域的网格信息体系。全县以政策法规宣传员、基础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为基础,构建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四级网格,对网格长、网格员设岗定责,组建起以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员、村(居)民自治参与共治的体系。在城市社区,94个住宅小区由71个县直部门挂钩联系,以楼栋为单元划分为593个网格组,建立微信工作群593个。在乡村,全县104个村(居)委会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为1273个网格组。通过“组织联系网络员、网格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让网格长、网格员在走访联系中把群众组织起来,与群众诉求无缝对接,实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全覆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推进便民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是为民、便民、利民。近年来,全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大力优化政务服务,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针对群众办事来回跑、耗费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云岭先锋为民服务站”,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一部手机办事通”等便民举措,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一些基层派出所创新推出“—村—警—群—1+1+1”网格化信息警务室,让干警能在及时了解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矛盾。

  加快推进社会治安技防体系建设。依托“亮雪工程”建设为契机,对矛盾纠纷易发、警力薄弱区域加强技防,以旅游、交通、学校、社区、乡村等10个领域为重点,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治安防控能力。全县共建成259路监控,覆盖了17个乡镇办事处;人脸识别系统32路,覆盖城区主要闹市区域、重点景区以及重点区域;车辆卡口系统21套,覆盖县级重要进出口点、县内重点路段以及车辆密集路段;可接入的高清摄像头543路,其中93路履盖面为火车站及周边,450路履盖面为玉龙雪山景区,并全部接入平安玉龙正常运行,有效防范、管控影响社会的稳定问题。

  抓机制,激发多层次治理活力

  针对边疆民族县、多民族杂居、经济欠发达、乡村地域广、信息化程度低、群众诉求表达多元的实际,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在建立治理体系的同时,着力抓好机制建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创新普法机制。在全县104个村(居)委会、社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并常态化运行,在县行政中心、窗口部门、乡镇法律服务中心、法治教育基地法律开通终端机“云岭法务通”,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利用玉龙之窗、玉龙政法、玉龙警方等微信公众号权威性高,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进行政策法规解读、案情通报、以案释法;依托移动、联通等手机平台及玉龙快讯、农政通手机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引导;以“云岭先锋”手机短信渠道向全县16890名党员定向宣传,以96885综治平台针对1280名县乡综治干部、村组干部网格管理员进行定向宣传,实现法律宣传全覆盖。

  建立联动机制

  ——实行“五级联动机制”。根据“分级创建,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县、乡(镇)、村(居)、村民小组和家庭五级联创,推动玉龙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为载体,推动乡村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县97个村委会,7个社区、1310个村(居)民小组完成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总结推广了“五治五力”的黄山镇经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黄山镇长水社区经验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 “四治”融合的九河乡北高寨村经验。

  

  ——强化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机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部门联动,强化了14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对社会治理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依法整治火车站非法营运、拉客,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征拆,旅游景区乱象。通过整治,使火车站、玉龙雪山、拉市海等车站、景区喊客拉客行为得到遏制;拉市海乡村旅游环保先行、人退鸟进、资源整合、价格透明、服务规范,投诉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得到解决;拆除了玉龙雪山蓝月谷景区的违规建筑;完成了滇中引水、丽香铁路、丽香高速、美丽县城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公安机关共查获涉黑涉恶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目前9件涉黑涉恶案件均已全部审结;共立案查处“保护伞”13件13人。

  建立受理机制。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搭建矛盾受理平台。设立了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122个,综治中心承担窗口受理、纠纷调处、集中办公、指挥调度“四大功能”,建立工作对接、流转、联动、研判、问责“五项”机制。同时,1273名网格员在网格内进行了巡查走访,主动排查矛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即时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理”,确保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办理。

  实行重大复杂矛盾归口处理和包案化解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劳资纠纷、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及物业、资源权属争议、环境保护、非法集资、涉军重点利益群体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全部落实了归口处理责任单位,明确部门领导牵头负责制,重大问题由县级领导包案化解,对重大、涉稳的问题,由责任单位深入分析矛盾成因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化解方案。对辖区内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矛盾和疑难问题实行联合调处。

  

  建立健全专业调处化解平台机制。在全县建立266个人民调解组织,1208名人民调解员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劳动人事、工程建设、林政管护、国土资源、消费权益保护、旅游市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9个矛盾多发领域,探索建立了10个行业性调解组织,聘任260多人为行业性调解组织调解员,在10个涉旅乡镇,成立了旅游纠纷调解室。对在编非在职的调解人员参与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根据矛盾纠纷难易程度等次实行“以奖代补”。2020年1月至10月,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案件413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377件,调解成功率达92%。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服务,在调解重大、复杂、群体关注高的纠纷争议时,邀请申请人所在的基层组织、其他社会力量和相关专家参加调解,保证调解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激发多层次治理活力。

  强保障,铺好基层治理路基

  党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更是解决复杂社会矛盾的“定海神针”。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以党建引领,实现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高度融合,铺好基层社会治理路基。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教育培训。在全县持续实施“百名讲师上讲堂,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打牢党员政治思想基础。两年来开展“千堂党课下基层”“党课开讲啦”“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各类培训219场次,受训人数达4.2万余人次。

  加强村委会班子建设。为解决村委会班子后继有人的问题,回引玉龙乡村振兴人才104名、参加了“双提升”64名充实村委会,组建了16个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强了对423名村组后备干部培养,推动了重要岗位跨部门交流,在全市率先配齐配强16个乡镇政法委员。

  

  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力度。近3年来共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41个,其中有村级组织22个;排查出不称职村组干部168名,清理168名。

  积极探索“五主”工作法。以白沙镇白沙村委会作为试点,总结推广了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五主”乡村治理模式。即:“党总支书记负责主责、支部书记主管、党小组主事、党员主带、农户主干”。做到用“五主”工作法管理村民、服务村民、引导村民,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与农村和谐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与此同时,全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项目拉动,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坚决守住绿水青山;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建体系,织好治理“一张网”;抓机制,激发多层次治理活力;强保障,铺好基层社会治理路的“玉龙经验”,全县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进一步形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玉龙县将进一步完善“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治安防控末端向基层延伸,为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宜居的平安玉龙、法治玉龙、大美玉龙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zfw.yn.gov.cn/sdjs/pajs/202102/t20210207_1044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