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牛”了
“昨晚我家的母牛下了一头小牛犊,还有两头下个月又要下了,年底就可以把建房时的借款还清了”。
“我用信用社提供的养牛贷款和香港小母牛发放的礼品款买了10头牛,卖了4头净赚2万,现在还养着6头母牛,可要好好发展一下”。
“我刚建了一个青储饲料池,以后不用每天割草了”。
夜幕下,上鱼塘活动室外的大青树下,几个老乡一边乘凉一边聊着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另一旁,伴随着《今天是个好日子》的音乐节奏,10多个打扮入时的小媳妇和老大妈正在跳着欢快的广场舞。
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我不禁回想起驻村以来的点点滴滴和为村民办的每一件事,心里充满无限的自豪和成就感。
我清楚地记得,2019年7月20日,作为市委组织部新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我第一次来到了杨柳乡鱼和村,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涯。那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隆阳区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准备迎接脱贫摘帽的“大考”,这就意味着我要离开刚满周岁的女儿和熟悉的工作环境,在广阔的农村播撒心血和汗水。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好好干,我暗下决心:决不丢人民警察的脸,决不让鱼和父老乡亲们失望。
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驻村的第二天,我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始了入户走访。当村干部向村民介绍我是一名警察时,我明显地可以从村民疑惑的眼神中读到“你一名警察抓人办案恐怕还可以,农村扶贫能行吗?不会是来走过场吧?”村民的眼神让我知道要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就必须放低姿态、俯下身子,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办几件实事,用真情和行动才能打动和感化他们。
一天下午,上鱼塘寨头组的黄某荣和居住在隔壁的堂弟又吵起来了,接到小组长电话后,我立即邀约上监委会主任赶到现场,现场围观了很多群众,双方很激动,差一点就要打起来,幸好被我们及时制止。安抚双方情绪后,了解到堂弟家的猪粪直接排放到黄某荣家的院墙外,散发出的恶臭严重影响到隔壁邻居,村里已调解过几次,但堂弟一直拒绝整改。为顾及其面子,我没有当众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单独把他拉到黄某荣家亲自感受一下“氛围”,并从社会公德、环境卫生及家庭亲情等方面对他进行耐心劝导,其最后才极不情愿地答应修建化粪池。当天晚上,我再次来到其堂弟家得知,其父亲刚刚生病出院,家里经济暂时困难,我当场掏出300元钱给他。“我知道是我错了,但我哥说话难听,不过我会尽快把化粪池修好”他内疚地说到。一个星期后,两兄弟骑着摩托到村委会找到我,告诉我化粪池修好了,一定要让我去验收。我知道,兄弟俩的矛盾已经化解了。
走访中,我了解到贫困户黄某连夫妻二人都患有肾病,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儿子正在保山读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每年开学的时候,就是夫妇俩犯愁的时候。我决定帮一帮这个家庭,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于是,我立即把他家的情况向村支部书记和工作队长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并向民政部门将其夫妇二人享受的低保C类调整到B类,同时为黄某连安排了村保洁员岗位,家里的经济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孩子开学离家前的头一晚上,我特意去找他聊了聊,勉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给了他500元钱,开玩笑说让他工作以后还我,“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到时还你钱。”小伙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这个家庭的未来有希望了。
一件件小事彻底改变了村民对我的看法,找我聊天、喝酒,商量、咨询问题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也从村民口中的“高警官”“高队”变成了“小高”、“高哥”。这时,我知道大家已经认可、接纳了我,我顺利地成为了鱼和村的“村民”。
发展产业始终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如何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如何让村民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群众富裕的道路是我到鱼和村之后想得最多的问题。
鱼和村位于隆阳区杨柳乡南部,平均海拔1180米,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3℃,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12户163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村民文化素质普片不高,思想较为保守,仅仅满足于现状,种植业、养殖业仍停留在家庭小经济状态,导致发展步子迈得不够大,产业聚能效应尚未形成。
一天,我漫步于田野中,看到老百姓都在地里焚烧玉米秸秆,我大惑不解,这不是很好的饲料吗?为何要白白烧掉?“我们这里水好气候好,只要你愿意,一年可以种3季包谷,这么多秸秆没用处,只能烧掉作肥料”。张大爷自豪地跟我说到。回到宿舍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些秸秆发展养殖呢,既促进农民
通过调研,了解到鱼和村历来有养牛的传统,但养殖品种杂乱,规模小,技术落后,养殖持续发展的动力不强,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通过和村两委商议,村里明确了发展思路,决定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本村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热带作物种植和肉牛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生态农业融合发展。
经过多方协调,我利用工作优势,主动联系了一家项目合作公司。于是,我集中精力,结合前期所作的调研,认真撰写了项目申请报告。经过公司的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和市场评估,终于决定将400万的项目落地鱼和。
2020年6月,项目的启动提上了日程,从方案制定、宣传发动、诚信教育、报名审验着手,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经过前期精心筹备,9月9日,公司可持续发展项目在隆阳区杨柳乡鱼和村正式落地实施。项目计划从2020年1月开始到2023年12月结束,总投资400万元,分两批为350户农户每户无偿提供13000元用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首批小母牛项目计划实施一年半时间,一年半资金回笼后,再支持下一批农户发展,最终实现鱼和村养牛村民全覆盖。目前,第一批礼品金227.5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了175户农户手中,并已完成了母牛购买工作。
为调动村民发展养牛产业的主动性,我们通过算细账、参观考察、邀请养殖行家现身说教等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促使村民转变观念,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养殖比重,走上养殖为主,种植为辅的发展模式。同时,借助保山市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东风,协调农业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在建舍、购牛、改良、建窖等方面尽可能地给农户提供支持。
低保户杨某利用小额信用贷款和小母牛提供的礼品款修缮了牛舍,新盖了青储池,肉牛养殖已发展到了8头。如今杨某养牛的信心越来越强,干劲越来越大,他告诉我,再有三年时间,他准备发展到20头。
建档立卡户熊某之前生活主要依靠补助,为了让他脱贫摘帽,项目组给他也发放了礼品款购买小牛,他对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信心了。
更可喜的是,我们借助项目平台,邀请畜牧站专家给大家上课培训,让村民对自家牛的品种进行改了改良,促其学会应用了肉牛选购、疫病防治、青贮饲料制作等技术。为了改善村民夜间出行条件,我还特向项目组申请了45盏太阳能路灯,组织村民投工投劳自行安装,鱼和村路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了。村支部书记张富忠见人就说,“找对了路子,牵住了‘牛鼻子’,鱼和老百姓过上了‘牛日子’”。
走进现在的鱼和村,你会发现不管是村民还是村干部,谈论最多的就是“牛话”,村民对发展肉牛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项目还在继续,我的驻村生活也将继续,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鱼和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老百姓的日子将会一天比一天更牛。
原文链接:http://www.zfw.yn.gov.cn/sdjs/fzjs/202103/t20210301_1045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