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未”来丨筑实安全堡垒 远离校园犯罪

时间:2024-11-19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近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鲍贵臣,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东北电力大学,以“筑实安全堡垒 远离校园犯罪”为题进行授课,使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校园犯罪的危害,在心中种下法纪的种子,让法治阳光照亮同学们的青春之路。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法治副校长从帮信罪、诈骗罪、盗窃罪等类型犯罪入手,结合9个真实案例,讲解了校园暴力、新型毒品、电信网络诈骗、聚众斗殴转化故意伤害、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组织考试作弊和代替考试等多种犯罪类型,认真剖析犯罪原因,详细讲解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提出警示和忠告。

  “校园暴力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身体暴力,一种是语言暴力,最直接的是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法治副校长结合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快速理解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以及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告诫同学们“暴力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珍惜校园情、同学谊。

  当前,新型毒品犯罪手段愈发隐蔽化,个别在校学生因毒品而落网。法治副校长通过案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植物类和食品饮料类新型毒品,希望同学们规范自身行为,远离不良人员和场所,戒除“试一试”猎奇心理,牢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将自己办理的手机卡、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出租、出借、出售或帮犯罪分子收钱,都将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法治副校长结合案例,深入讲解了帮信罪最常见形式和“跑分”洗钱犯罪方法,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对于废弃不用的应及时办理注销业务,不随意丢弃、买卖,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大意或贪图蝇头小利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法治副校长结合具体案例,告诫同学们有矛盾,要通过理性沟通和合法方式解决,要进一步增强法纪意识,补充法律知识的短板,将法治理念贯穿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心中有法、行事依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生动精彩的授课,让老师和同学们感觉时间飞快、意犹未尽。“希望同学们要以德为先,明思善辨,谨慎交友,依法维权,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国家有贡献、对社会有价值、对生命有意义的人,让青春之花绚烂绽放!” 授课最后,法治副校长殷殷嘱托道。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108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