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司法局:矛盾纠纷化解“123”工作法

时间:2024-11-19 来源:贵州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习水县位于贵州西北部,与重庆、四川接攘,人口近80万人,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主战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于2020年迈入西部百强县序列。伴随全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凸显,习水县司法局通过打造“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健全“两个调解网络”,建立“三项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自2021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35651件,调解成功34334件,调解成功率96.3%。连续三年人民调解案件超过1万件,实现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一、“一条街”集成服务,解决纠纷“少跑路”

  为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县司法局在政府行政办公大楼所在的县城西区红二路,利用行政部门相对集中的优势,采取整合专职人民调解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先后设立了习水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县信访局设立访前法律服务室,打造集访前法律服务、矛盾纠纷调解、诉调对接服务为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在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可以享受到诉求受理、分流、化解、处置的“全配套”服务,成为老百姓解纷止争的首选地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主阵地。仅2023年,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就受理矛盾纠纷4625件,调解成功4443件,司法确认3132件。

  

  交调委收到致谢锦旗

  二、“两个网络”覆盖服务,调解纠纷“无死角”

  “县镇村三级”调解网络纵向覆盖到底。健全1个县级、26个乡镇(街道)、257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三级调解网络全覆盖,配备各级专职人民调解员205人。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发挥“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作用,将调解网络延伸到组,第一时间发现纠纷,解决矛盾。

  “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网络横向覆盖到边。全县设立1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涵盖交通事故、商务合同、物业管理、医疗事故、婚姻家庭、金融借贷、消费纠纷等行业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行业自行聘用、律师“结对子”帮扶等方式聘用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15人,确保各种类型纠纷均有对应的专业调解服务。2023年,11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矛盾纠纷3017件,调解成功2873件,调解成功率95.2%。

  三、“三项机制”保障服务,化解纠纷“有支撑”

  建立“分级调处”机制,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采取以专职人民调解员为主,兼职人民调解员和“五老人员”为辅,组建县、镇、村三级调解员队伍1866人,实现不同的矛盾纠纷分类分级调解。2023年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1636件,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5579件,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2981件。

  

  调解死亡案件纠纷

  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畅通人民调解主渠道。在县法院和9个乡镇法庭设立驻庭调解室,在26个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室,在信访部门设立信访调解室,在劳动仲裁部门设立劳动仲裁调解室,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建立“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裁调对接”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纠纷联调,促成各类纠纷有效化解。2023年各调解室共受理法院、信访、公安、仲裁委托调解案件8066件。

  建立“经费保障”工作机制,注入纠纷化解新活力。制定《习水县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发放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近1000万专项经费保障人民调解工作运行,采取“以案定补”方式对调解案件进行等级评审,按照每件50元至500元不等的标准兑现调解案件补贴。通过加强经费保障,极大的提升了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为矛盾纠纷化解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全县共评审发放案件补贴236.2万元,其中县级评审发放案件补贴189万元,乡镇(街道)发放案件补贴47.2万元。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411/t20241114_860671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