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法律援助为劳动者解“薪”愁

时间:2024-11-11 来源: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佚名

  

  

      11月3日,务工人员林江(化名)收到被拖欠的7000元工资后,向温宿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古丽科孜·麦麦提表示感谢。

      6个月前,林江从四川老家再次来到温宿县,向包工头麦某讨要4年前的工资,和从前一样,对方一再推脱。林江申请了劳动仲裁,可因工作时未签订劳动合同,仲裁也因证据不足无法进行。

      茫然无措时,林江在微信群里看到工友转发的法律援助宣传知识。抱着试试的心态,他来到温宿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温宿县法律援助中心),向值班的古丽科孜咨询法律援助申请事宜。 

      了解情况后,按照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零门槛”制度要求,古丽科孜快速为其指派了律师,在律师的协助下,林江收集务工证据后起诉麦某。最终,法院判决麦某支付工资。 

      在快速发展的温宿县,像林江这样的务工者很多。近年来,随着建筑项目增多,务工人员聚集,欠薪屡屡发生,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古丽科孜介绍,此前碰到欠薪问题,劳动者会选择劳动仲裁,但仲裁要证据,被欠薪的劳动者多数都拿不出足够的证据,维权难度很大。 

      为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2023年以来,温宿县司法局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建立劳动者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常态化进乡村、进企业摸排法律援助线索,为劳动者讨薪提供优先服务,并联合劳动监察部门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推进依法治理欠薪工作落地见效。

      “对劳动者而言,法律援助最突出的优势是有律师一对一指导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证据,从而在后续诉讼中高效维权。”古丽科孜说。

  

      今年9月,温宿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劳动监察部门进乡村宣讲法律援助知识,其间,手拄拐杖的阿某反映,两年前,其在某建筑工地推独轮车时腿部受伤,后被定为十级伤残。阿某多次找工地负责人商议赔偿事宜,可对方以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未购买工伤保险为由拒绝赔偿;阿某提起诉讼,却不知该怎么取证。

      了解情况后,温宿县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帮助其提取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手写的考勤表、住院记录等表明其工作与受伤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最终,阿某胜诉,法院判决工地负责人向其赔偿。

      “现在,不少劳动者知道了法律援助的作用后,会向工友宣传。”新疆叠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安猛说。

      今年6月,安猛受温宿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为杨亮(化名)夫妻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杨亮是主动申请的法律援助。今年3月,他与妻子和多名工友在多个工地铺设管道。工期结束后却迟迟未拿到工资。6月初,杨亮在工友群中了解到,有工友通过法律援助要回了工资,他赶忙申请。

  今年10月底,在安猛的帮助下,杨亮与妻子成功要回了7万元劳务费。

  “我们还在试行法律援助案件省内跨区域受理,并对劳动者欠薪案件的办理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劳动者在法律援助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温宿县司法局局长图尔荪·艾尔肯说。

  今年以来,温宿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71件,追讨农民工工资3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dffz/202411/7ef4e4821c34450c891bd10288e15f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