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在身边】多措并举健全机制 推动调解工作不断深入
楔牢桩,深扎根,
搭舞台,全网覆盖
村民李某,在某果园上班时,被养在果园的两只狗咬伤,导致全身大小伤口10余处,先后辗转市级各大医院治疗,期间医疗费用共计10万余元。街道调委会首接首办,启动“三长会商”,由派出所所长、人民法庭庭长、司法所所长经过多次调解,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诉求,以法律点为突破口,协商解决,最终对后续康复治疗费用支付数额及支付时间达成一致意见,果园自愿支付李某医疗费(包括后续治疗费)共计10万元,待治疗结束后多退少补。
晋城市城区司法局探索完善城区“43210”矛盾纠纷闭环化解机制(4:线上、线下、来电、来信;3:小矛盾立即调、大纠纷多元调、特难事顶格调;2:首接首办负责、分流交办负责;1: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核;0: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清零),构建横向延伸到区级各行政部门、行业单位、专业组织,纵向到各镇(街道)、各村(社区)、网格的全覆盖调解网络体系。积极推动“三长会商”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调解职能,将“多个指头”握成“一个拳头”,形成化解基层纠纷强大合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纠纷,助力转型发展。
沉到村,静下心,
出实招,标本兼治
“他家孩子经常在楼上跑来跑去、摔凳子、踢皮球,严重影响我们正常生活”。“邻居家在楼道里放鞋柜、小孩玩具等,占用公用空间,我该怎么办?”针对社区此类纠纷,2024年以来,晋城市城区统一配置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品牌调解室建设,做到“四有四规范”:即有名称、有阵地、有制度、有台账,实现命名规范化、场所规范化、制度规范化、工作规范化。调解员、社区网格员充分发挥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第一时间排查、调解、回访,切实把纠纷化解在萌芽,让老百姓烦心事、闹心事解决在家门口。
晋城市城区司法局持续推进诉前调解进村(社区),将调解挺在第一道防线。司法行政部门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对于适宜调解案件,根据案件发生地和当事人居住地,流转到相关镇(街道)、村(社区),由调解员主动上门,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达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效果。部分案件可进行司法确认。城区计划于2024年底实现诉前调解进村(社区)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诉前调解示范社区对接工作。
立好规,躬下身,
用真情,解结促和
2023年7月,开发区街道调委会收到区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转来的五起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均是辖区内同一个物业公司状告五位业主拖欠物业管理费,每户拖欠费均在1万元左右,虽金额不大,可物业服务纠纷关乎民生,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激化矛盾。调解员找到因家住楼顶房屋漏水、拖欠物业费最多、情绪最为激动的业主郑某为突破口,通过多次协调物业公司和房屋建设单位,趁下大雨之际,深入郑某家查看漏水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最终郑某补交齐物业费,漏水问题由物业公司垫付资金对郑某房屋修缮及补偿,之后再与建筑单位协商解决。一个星期后,其余四个案件也迎刃而解,五位业主和物业握手言和。物业公司感叹“没想到街道调委会还能调解起诉到法院的案件,调解真是帮群众解决了难题。”
晋城市城区司法局坚持“小矛盾立即调、大纠纷多元调、特难事顶格调”的工作方法和首接首办负责、分流交办负责的机制。统一配置全区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公共资源,引导群众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前置环节,形成统一受理,分流处置;归口办理,多元化解;诉讼先决,信访兜底;司法确认,增强效力;跟踪问效,督促处置的多元化解机制。2022年以来,全区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11件,完成法院系统线上诉调对接案件共计183件。
(来源: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原文链接:http://sft.shanxi.gov.cn/zwyw_20182/ywdt/202411/t20241111_96887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