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以“变”解锁“善治密码”

时间:2024-10-11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破解治理难题,找寻“善治密码”。

  准确识变,找准关键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使得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然而,少数治理者对基层治理所面临的形势认识不足,难以廓清迷雾,把准本质,导致治理工作存在“偏差”,“小毛病”易发展成“大问题”。加强基层治理,首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准基层治理“风向标”,就要多走走田间地头、串串大街小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公共服务的不均衡,还是一些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的出现,都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逐一分析,精准施策。只有这样,基层治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科学应变,找寻破题良方。越往基层其所面临的治理情境越复杂,治理风险越多元。加强基层治理,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找到从容应对复杂情境的方式方法。近年来,安徽涌现出了像桐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淮北“一杯茶”调解工作法、黄山“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等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解读其中的“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具有新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充分把握了适度的治理弹性。当地通过处理好行政与自治、法治、德治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规则、乡约、共识乃至人情、伦理等多种手段,实现了治理的刚柔并济。产生于基层、来源于人民群众、生动鲜活的创新实践,非常值得借鉴。

  主动求变,抢占治理先机。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久久为功的毅力、善作善成的巧力,才能在改革的“最先一公里”上迈大步、开新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专业支撑效应,引导公众参与,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减负”“赋能”双向发力,进一步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前进道路上,惟有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稿件来源:2024年10月4日安徽日报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75329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