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治报】蚌埠司法奋进新征程 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时间:2024-09-05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沐浴着法治的阳光,蚌埠司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拼搏进取成果丰硕。2024年3月,司法部的表彰决定,让蚌埠市的司法工作迎来了“高光时刻”——蚌埠市司法局、蚌埠市众信公证处、安徽民正司法鉴定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蚌埠市法律援助中心还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蚌埠市司法局在法治建设征途中的不懈努力和创新。

  近年来,蚌埠市司法局在法治建设的征途中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植于心、践之于行。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蚌埠市司法局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力求让每一项法律服务都能精准对接群众所需,让法治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从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到推广“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蚌埠市司法局不断拓宽服务渠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A 坚持融合发展 构建坚实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探讨蚌埠市如何坚持融合发展,构建更为坚实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时,蚌埠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其战略视野、科学布局、均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获取法律服务,更让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融合发展的理念引领,高站位,谋长远。蚌埠市司法局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之初,便确立了“高站位谋长远、可持续有创新、促发展敢突破”的战略定位。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上,更贯穿于整个服务体系构建的全过程。蚌埠市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发展方向,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案不仅注重科学布局、均衡配置,还强调一体化推进,旨在打造一个既覆盖城乡又便捷高效、既均等普惠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融合资源的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在服务平台的建设上,蚌埠市司法局充分展现了融合发展的智慧与决心。一方面,以实体平台为基础,构建了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了服务功能的集中与整合。另一方面,依托1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2个工作站、1129个工作室,开设200家网上店铺、发布2856件产品,开通“皖事通”和12348热线,投放37台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智能终端等,通过数字赋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闭环、市县乡村一体化服务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线上、线下多渠道法律咨询业务量达23.5万次,其中人工智能咨询业务量达2.3万次,有效回应了企业和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让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这种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法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使得企业和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融合力量的人才队伍,专业引领,多元参与。人才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蚌埠市在推动人才队伍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整合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公共法律服务队伍。认真践行“忠专实”“勤正廉”要求,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拓宽选人视野,做好干部选配工作。制订年度干部交流轮岗计划,做好15人次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为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面向全市基层遴选4名法学专业“90后”年轻干部并配备到岗,选拔任用1名“90后”年轻女干部担任市法律援助中心主要负责人,通过人才引进方式为市法律援助中心配备1名“95后”法学专业研究生,市法律援助中心增加4名事业编制。分年龄段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名单,结合市委考核干部大调研工作,把优秀年轻干部纳入选人用人视野。同时,通过培训、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蚌埠市司法局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鼓励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形成了多元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这种模式的推广,不仅丰富了法律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增强了公共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合协作的部门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推动部门之间的融合协作方面,蚌埠市同样做出了积极探索。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在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工作合力。这种跨部门的协作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法律服务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还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通过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蚌埠市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和持续优化。

  融合发展的成效显现,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经过不懈努力,蚌埠市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全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考核评估中蚌埠市司法局位居首位,2024年6月蚌埠市司法局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这不仅是对蚌埠市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融合发展模式的认可。提供线上线下法律服务超23万件次的数据背后,是企业和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新期待新要求的有效回应。企业和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显著提升,更是验证了蚌埠市在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果。

  B 勠力开拓创新 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升级

  在探索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蚌埠市司法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实践,为公共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法律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蚌埠市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仅在服务民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服务经济发展及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开创了新的局面,展现了一幅公共法律服务全面升级、持续发展的生动画卷。

  服务民生,织密法律援助网,温暖民心。蚌埠市司法局深刻认识到法律援助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市在法律援助领域下足了功夫,通过构建四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的广覆盖和高效能。从法律援助中心的设立,到工作站、联系点、联络员的层层布局,蚌埠市依托9个法律援助中心、139个工作站和949个联系点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 2023年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43件,在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考核评估中位居第3。创建法律援助品牌,坚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导向,创建“法援惠民生”品牌,以全覆盖、主动式服务,持续开展维护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系列活动10余场次。据统计,2024年1至7月,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04件,法律援助触手可及,成为困难群众身边的“法律卫士”。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深入社区、农村,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2020年蚌埠市多措并举构筑农民工维权“保障网”,获评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务十大事件;2021年以来,蚌埠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表彰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表彰为“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优秀集体。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蚌埠市不仅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还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律师参与法律援助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律师库和评查专家组,对法律援助案件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专业、公正的处理。此外,蚌埠市司法局还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律援助的温暖洒满每一个角落。

  服务经济发展,护航企业成长,优化营商环境。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是蚌埠市司法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提供法律咨询、纠纷预防、权益维护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经济纠纷,降低运营风险。还积极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包括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对外担保等,提升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这些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改制、产权交易等关键领域,组织开展律师、公证、仲裁行业进企业园区专项行动,在企业设立法治联络员,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保障经济健康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满足了企业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也为蚌埠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涉外法律服务,全球视野,助力企业出海。在全球化的今天,涉外法律服务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蚌埠市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蚌埠市涉外企业已超过1000家,企业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已成大势所趋。该中心以蚌埠市司法局为主导,整合了全市的涉外公证、国际仲裁、涉外金融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高效率的法律服务。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可以迅速获取专业的涉外法律咨询,有效应对国际化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该中心成功办理了涉外公证4000余件、企业涉外法律事务67件,开发了15大类158个子项目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了及时、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服务圈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调解等新的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通过整合律师、公证、仲裁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了覆盖全球的法律服务网络,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了一小时、一站式、一条龙的全方位法律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蚌埠市涉外法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体验。通过跨区域联动机制、全球快速响应机制和全领域跟踪服务机制的建立,蚌埠市成功打造了一个“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圈”,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扩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蚌埠市司法局积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鉴定工作,精心组织全市司法鉴定人的执业年度考核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司法鉴定人专业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其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一次深刻审视。通过严格的考核程序,不仅确保了每一位在岗的司法鉴定人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也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编印并公布的《司法鉴定执业名册》,不仅增强了司法鉴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便于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司法鉴定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为确保新入职的司法鉴定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蚌埠市还积极组织了职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法律法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新人的综合素质。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新增司法鉴定人17名,为蚌埠市司法鉴定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举措不仅壮大了队伍力量,也为提高全市司法鉴定工作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范执业行为,确保公平公正。为持续规范司法鉴定活动,蚌埠市建立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延续提前提醒制度。这一创新举措有效避免了因资格过期而导致的执业中断问题,确保了司法鉴定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组织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初评,蚌埠市进一步强化了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在省司法厅组织的评估中,蚌埠市有5家司法鉴定机构荣获A级评定,占比高达71%,位居全省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对蚌埠市司法鉴定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持续努力、不断创新的最好回报。为进一步提升司法鉴定机构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蚌埠市还积极组织全市7家司法鉴定机构参加了46项能力验证。这些验证项目涵盖了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等多个领域,是对司法鉴定机构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据统计,2024年1至6月期间,全市共办理司法鉴定案件3620件,位居全省前7位。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蚌埠市司法鉴定工作全面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业行为、提升业务水平的直接体现。通过参与验证,各司法鉴定机构不仅检验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为后续的改进和提升指明了方向。

  2023年全市办理公证40619件,每10万人办证量1231件,居全省第1;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43件,每10万人法律援助办理案件数170.91件,居全省第3;受理仲裁案件1818件,每10万人仲裁受理案件数55.09件,居全省第2;办理司法鉴定案件8014件,办件量居全省第5。蚌埠市在公证、法律援助、仲裁、司法鉴定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蚌埠市在公证业务领域的创新实践。所有公证业务的审查、受理、审批、出证和缴费都在网上进行,网上办证率100%,公证程序数字化建设取得新发展。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蚌埠市实现了公证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同时,蚌埠市还积极拓展新型业务,如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开展家事法律服务等,随后逐步将业务范围拓展以事务性遗嘱公证、遗嘱执行、意定监护协议、生前医疗预嘱等方面,并尝试开展家事纠纷调解、遗嘱执行、财产托管、家庭财富传承顾问等延伸业务,推出遗嘱事务咨询、代书、公证、保管、开示、检认、监督、执行等一站式专业服务特色服务,推广“绿色继承”服务,解决遗产继承“疑难杂症”,目前全省唯一。

  C 优化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公共法律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质量,为市民编织着一张坚实的法律保障网。确保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的持续优化与提升,不仅是政府职责所在,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得以彰显的重要基石。蚌埠市始终把确保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依法、规范、诚信”六字方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连续6年零有效投诉。蚌埠市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依法为纲,规范先行。蚌埠市深知,公共法律服务的基石在于“依法”。因此,该市首先着眼于制度建设,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评价制度,覆盖了公证、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多个领域。这些制度不仅明确了服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也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为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把控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建立“事前调查、事中监控、事后答疑”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每一份投诉都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诚信为本,树立口碑。“规范”与“诚信”是蚌埠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两大关键词。在服务过程中,该市始终强调诚信服务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从业人员都秉持诚信原则,通过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了解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服务工作。同时,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与宣传引导,诚信服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蚌埠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这种以诚信为本的服务模式,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也有效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科技赋能,智慧升级。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蚌埠市积极拥抱科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平台。这一平台集咨询、预约、办理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法律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群众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即可享受到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实时收集、分析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优化服务策略、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持。科技赋能之下,蚌埠市的公共法律服务正向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

  评估监督,持续改进。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蚌埠市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和满意度调查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改进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将评估结果和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服务机构和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此外,蚌埠市还积极推行服务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将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评判。这种开放透明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蚌埠市司法局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将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理、规范服务、诚信为本、科技赋能和评估监督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努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蚌埠的法治建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蚌埠市司法局将在新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法治新篇章。

  稿件来源:2024年9月2日安徽法治报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74984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