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推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发展的基层探索
杜鹃(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研究室主任)
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吉林女所”)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引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模式,夯实戒毒场所治理根基,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司法行政戒毒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参考借鉴。制定出台《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七二四”戒毒系统工程五年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以推进“六化”(即党委决策科学化、部门工作程序化、民警执法规范化、工作标准具象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监督检查日常化)工作方法为目标,开展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加强合法审查、推进所务公开、实施执法监督。切实做到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推进戒毒场所整体发展紧密结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教育矫治老师风采)
锤炼队伍,以强兵之策为组织根基提供动力保障
政治建警,筑牢忠诚警魂。着力开展以“铸警魂、砺精兵、强作风、担使命”为主题的场所强基工程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政治建警的首要目标,不断强化民警职工政治能力建设,提升戒毒民警队伍忠诚核心、拥护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思想强警,党建业务融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党建+组织保障”“党建+教育戒治”“党建+禁毒宣传”等党建品牌,坚持“发展+党建+民主测评”“三把尺子”一起量,通过专题研讨、支部宣讲、主题党日、共建协作等多种形式,锻造民警职工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以“党旗红”引领“枫桥蓝”。
作风育警,提升履职能力。建立岗位练兵常态化机制,举办法治大讲堂和戒治业务提质赋能大讲堂,开设教育矫治论坛,组织召开矫治业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创建业务培训、远程教学、专家座谈、跟班操作、轮岗轮训、训战结合等一系列阶梯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民警职工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全方位激活戒毒专业队伍“一池春水”。
遵循法治,以综合体系为场所建设构建“四梁八柱”
夯实工作根基,突出制度规范“支撑性”。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性文件,统筹推进“立、改、废、释”。明晰戒毒管理业务工作流程,构建戒毒执法权力清单,依法界定执法权限。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执勤值守、教育戒治、医护巡诊、执法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严格规范戒毒人员收治、探访(视)、离所就医、诊断评估、解戒出所、所外就医等重要环节执法行为,明确岗位职权和职责,实现制度管人、依法办事、权责一致。
推进执法协作,实现执法行为“规范性”。对外主动与禁毒办、社区、协作医院等外部职能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对内探索管理科、大队、纪检监察室、相关科室联合办公模式,对明确职能定位、加强协作配合、抓好组织实施等环节提出具体明确的细化措施和要求。全面厘清职责边界、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机制,推进统筹协调和规范执法。
改革督察办法,推进执法监督“新常态”。完善执法监督新机制,强化场所执法监察。对涉及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期限变更、所外就医、变更戒毒措施等重大执法事项由戒毒大队提出申请(必要时戒毒医疗中心提供相关依据),管理部门审核把关,诊断评估委员会和所外就医评审委员会组织实施,纪检监察全程监督,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制约机制,确保执法监督全流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
优化法治平台,着力实现综合保障“大提升”。不断优化“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指数”,突出优化各类信息平台系统的应用与数据整合。通过提取大数据、开展云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手段,推动法治、思政同步提升。
坚守底线,以长效机制为场所治理备份“平安镜像”
确保管理安全。树立安全首位意识,突出“枫桥式”治理。强化“抓早、抓小、抓源头”理念,严格落实戒毒场所面对面直接管理、五大重点管控、戒毒人员行为养成、安全稳定形势研判、“智慧安防”集成应用、场所应急处突演练等管理要求。严执法,强管理,清隐患,保安全。加强涉黑涉恶涉毒线索摸排,积极履行戒毒场所净化社会环境的法治责任。
强化问题源头治理。建立安全绩效考评机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严格遵循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安全事故连带问责原则,实现安全风险精准防范。开展“开言路 解心结”暖警惠警活动,持续举办“守护警心”大课堂系列心理讲座,及时依法解决民警职工合法合理诉求,深化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落实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执行所领导带班、中层正职辅班、岗位民警巡岗三级值班值勤制度,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值班值勤的首要职责,建立问题隐患立查立改、边查边改、边改边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和“日检查、周通报、月总结”的问题反馈制度,全面提升场所安全系数。
靶向发力,以统一模式为“科学戒治”擘画工作蓝图
不断规范“四期四区”科学流转和“五大中心”实体运作,积极构建“机关科室规划指导、专业中心实体操作、基层大队现场管理”的新型组织架构,不断深化戒治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多措并举,全面实施科学戒毒。创新“9+1”式教学网络,建立教育矫治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教育矫治的“高度”与“深度”。构筑“四级联动立体式”心理矫治网络,建立“社会心理健康远程服务平台”,编写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拥抱阳光》。与高校合作联合推进“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实施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悦·动‘5+1’”工程。积极发挥“医联体”优势,夯实“一治二防三诊”的特色医疗救治体系,对重点病患戒毒人员开展动态跟踪治疗,不断提升医疗救治和保障能力。
(开展智慧戒毒)
构建“两点一线”机制,实施“枫桥蓝”禁毒宣传。统筹戒毒场所优势资源力量向社会引导端和疏导端持续发力,从“走出去、请进来”两个基本点出发,循序推进禁毒宣传一线阵地建设。“走出去”——将禁毒普法教育引入长春市教委德育教育工作云课堂,激活校园“思政大课堂”。成立“蔚蓝天使”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旗下创建“红烛”“红帆”“红领巾”普法小分队,聘任学校、社区和企业家协会代表担任普法宣讲团志愿者,有效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请进来”——建成禁毒教育科技展馆,建设吉林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媒体开放日”活动,开展网络直播,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戒毒人员群体,提升禁毒宣传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抓好禁毒宣传一线阵地管理。用好线上新媒体平台,不断提高线上专栏内容影响力。鼓励所内民警职工积极参与专业理论课题调研,在新媒体平台发布推送女所原创作品,讲述女所故事,传播女所声音,打造禁毒戒毒普法宣传阵地。
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局,开展“常态化”延伸帮扶。规范完善“出所衔接、评估调查、支持指导、戒毒康复”后续照管社会化延伸工作流程。开展“大排查大回访”,设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建立社区康复人员档案信息库。打造“3+N”衔接帮扶模式,成立所内所外“家属学校”“幸福家庭驿站”“天使之翼”回归者驿站,开展家庭系统动力治疗本土化研究专项活动。与省禁毒委、省妇联、省企业家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建,设立“法律服务站”和“蔚蓝普法+就业帮扶双基地”。以排查回访、衔接帮扶为延伸手段,对解戒人员实施“日常+动态”双重管控,形成所内戒治与所外康复一体化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司法所工作》杂志责任编辑:贺 堃)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jdgl/202408/t20240802_503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