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萍:讲了半辈子逻辑 最终深陷热爱

时间:2024-04-20 来源: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潘萍,吉林长春人。1983年考入西安交大电子工程专业,学习的是高能物理方向,毕业后进入电子部第十二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工程师。这个履历无论是在当年还是今天,都属实漂亮。

  1993年底,潘萍以“特殊人才”身份进入北京高院档案处工作,这也是潘萍人生中唯一一次人事调动。彼时的她,对于档案工作,几乎“一无所知”。

  全市第一张信息化案件月度报表,出自她手

  到岗第一天,没有安排和新同事寒暄的环节,潘萍就被处长直接领到了一间办公室,领取了“新手任务”。

  此前,为了实现对刑事案件从收案到归档的全程管理,北京高院技术部门研究开发了一套刑事案件管理系统“BJXS”,这条系统还兼具查询、统计等功能,可以自动生成案件月统计报表,这在纯靠手工录入、人工检索的90年代,对于科学管理、便捷调用刑事档案有着突破性的历史意义。但系统开发完成后一直没有懂技术的人员配合技术部门进行测试,系统因此被搁置。

  “把它用起来,是你最重要的任务。”不容拒绝的指令、刻不容缓的需求,让初来乍到的潘萍压力倍增。

  接下来的时间里,潘萍充分发挥了一名理科生的坚韧与执着,早出晚归,独自一人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录入、校准、找BUG、对接技术人员、反复测试、调试……经过近三个月的“死磕”,系统终于顺利无误地完成了第一个月的统计报表工作。看着一张张整洁规范、准确无误的报表从打印机里滚出,潘萍欣喜若狂。

  “就像是实验成功了一样,太有成就感了!”

  潘萍值得骄傲。因为这是北京高院首次应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管理,她的“实验成功”,直接开启了全市法院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那一年年底,全部门投票,潘萍高票当选为“优秀”。“对你这个人我们不熟,但你做的这件事,太厉害了!”部门会上,不少同事向潘萍表达了赞许。

  成就感是最好的内驱力。无论是“BJXS”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还是来自“半熟”同事的认可,都让潘萍迅速找到了自己在新岗位的价值。

  此后,档案处在全市法院档案部门推广使用BJXS,潘萍负责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她也在实践中不断调试自身,迅速完成了从工程师到档案员的角色转换。

  “我开始有一点喜欢这份工作了!”

  潘萍是个要强的人,工作中与她接触过的同事都认为她对工作“过于认真”,殊不知,她对自我的要求更是严格。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潘萍发现法院的诉讼档案都是按照诉讼程序客观进程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整理的,“这里是有客观逻辑在里面的,不懂法律,是干不好档案工作的。”为了尽快适应法院档案管理工作,她在积极参加规定内的档案业务培训、计算机培训外,挤出时间自学法律专业知识。那时,潘萍的孩子刚刚一岁多,正是粘妈妈的时候,她就等孩子睡了再学,先后攻下法律大专、法律硕士的学习课程,并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硕士学位。

  “法律条文周密严谨,档案工作条理清晰,我开始有一点喜欢这份工作了!”

  从一无所知到“一点喜欢”,潘萍发现了法律和档案共同具备的“逻辑之美”,而这与她的个性不谋而合。

  1997年,潘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谈起入党这件事,潘萍自言受父亲影响颇深,她在研究所工作时就开始递交入党申请书。“父亲半辈子都在追求入党,直到改革开放后,50岁的父亲终于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这份执着和忠诚我将永远铭记并传承下去。”

  “管理好档案,就是为党保存好历史。”

  尘封的档案,也藏着当事人的“急难愁盼”

  “也许一开始做一件事,我们并不懂它的意义所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手头的工作一件一件做好、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寻找意义。”“半路出家”的潘萍,对档案工作由浅及深的认识也是有脉可循的。

  那天潘萍接到一个电话,来电人焦急地表示要调阅一套卷宗,却怎么也打不通负责借阅档案的工作人员的电话,情急之下更改了后几位号码打到了潘萍这里。潘萍一边安抚来电人的情绪,一边认真记录下阅卷需求。挂下电话,潘萍了解到负责接听电话的同事家里有急事临时请了两天假,没来得及找人替岗。她立即汇报处长,安排同事值班轮流接听电话,并协调调取了来电人所需的档案。当她给来电人拨去电话告知可以阅卷时,当事人真诚再三的感谢,让一直在后台与机器打交道的她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看似尘封的档案,也藏着当事人的“急难愁盼”。

  “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或我们的亲戚在法院办了件案子,需要借卷而不得,我们会不会急?调卷工作没做好,其他工作做的再好老百姓也不买账。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支部大会上,潘萍直言不讳,提出加强对调卷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法院诉讼档案跟其他档案不一样,一个卷宗承载的是一个家庭、一群人的一段难忘的‘人生’,对于当事人来讲至关重要,还有的案子经历了一审、二审、再审,每一个程序的公正审理都需要前面的卷宗,缺一不可……”潘萍一天一天在一本又一本卷宗中逐渐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认真了一辈子,想改都难呐!”

  1999年,工作业绩突出的潘萍开始先后担任督导组组长、诉讼档案组组长,随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她对全市法院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近乎严苛到极致。

  监督、管理最常见的方式是抽查,随机抽查数十本不同类别卷宗,从卷皮书写是否清晰规范、卷内文书材料排序是否准确、合议庭签字是否齐全完整、卷皮厚度使用是否适宜等全面考察卷宗的质量,“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潘萍还会对各院库房的管理、环境、档案管理机制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从源头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

  检查的目的是整改和提升。每一次检查出现的问题,潘萍都会认真记录在本子上,下一次检查,她会带着“历史问题”去,改没改、改得成效如何,一目了然,震慑效果可见一斑。

  在潘萍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底,全市三级法院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全部达到市一级水平,实现了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全市法院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随后开展的晋级满三年复查工作中,潘萍带领同事们严格审查、层层把关,最终力保全市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通过了复查,为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潘萍的严苛是一以贯之的,不仅对人,对己更甚。

  去年,档案处开展专项清理工作,碰巧处里人手不足,潘萍作为即将退休的老干部,与两位新录用的同事一起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干。连日的加班让潘萍几次累得头晕眼花、血压升高,她就搭俩凳子短暂休整,缓过劲来,再接着干,最终圆满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给高院的档案工作做了一次“深度保养”。

  有同事关心她的身体:“潘姐你都快退休了,工作不用太认真,不用那么拼了。”她却说:“认真一辈子了,想改都难呐!”

  她能把归档的书记员训哭也能让急哭的书记员舒心地笑

  “档案工作的灵魂在于运用,而要使尘封的档案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及时地启用,关键就在于要严把归档环节的每一关。一入卷库深似海,如果归档信息填写不准确、不清晰,就容易在找档案的时候如大海捞针无迹可寻。”

  2017年,卸下组长的重担,潘萍退居诉讼组负责日常归档管理工作。从上层督查到一线管理,一向严格的她,训斥的书记员没有一排也有一打。

  “万物的发展都会遵循一个客观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千叮咛万嘱咐也好,屡说不改训斥一番也罢,如果能换来年轻人一个好的习惯,形成一个领域好的风气,那我觉得就应该去做。”

  今年年初,档案处在日常归档质量检查中发现一本民事卷宗怎么也找不到,因为是2000年的卷,书记员找到资历最深的潘萍:“潘老师,我一定是归了的,怎么会找不到呢?请您再帮我找一找吧!”一向老练的书记员彻底慌了。

  丢卷可不是小事。

  “只要你归了,我一定能找出来,你先回去踏实工作!”潘萍二话没说应了下来。“这里面一定有‘BUG’!”与三十年前测试BJXS系统时相比,潘萍的韧劲有增无减。而这些年每每遇到问题,她依然习惯用理科生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整个事件的脉络,不放过一丝一环去逐个寻找突破口。

  “案件检索的方式无非是当事人信息和案号,案号又由年份、字别、法院和号码组成,随机取两个元素进行排查式检索……!”经过反复尝试,果不其然,在去掉字别搜索时发现了一个除字别不同、其他信息都相同的案子。

  原来,这个案件立案时立的是“民”字,但结案和归档都归的是“知”字,一字之差,导致“民”字号的案件显示状态就是“未归档”。

  那天晚上,书记员和潘萍终于都睡了一个安稳觉。

  在潘萍的严格管理之下,她所负责的庭室归档率是全院最高的。虽然工作严格,但处里的同事、书记员们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愿意找她,她也总是设身处地地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大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同志们对这位前辈打心眼里敬佩。

  “我愿意帮助别人,就是单纯得觉得,帮到别人会让自己很开心。”

  这些年,除了一对一、手把手教书记员归档,潘萍还负责对全市法院新录用的大学生、速录员进行诉讼档案立卷归档业务培训,也经常受邀到中基层法院对书记员进行培训,听过潘老师讲课的学员多达数千人次。对学员提出的任何问题,潘萍都可以对答如流、无一例外。培训时,潘萍总是强调要 “认真、细心、踏实”,在她看来,这6个字,简单却又难以做到。尤其是从事档案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心气高、思想活,对档案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她最担心的是他们心浮气躁、毛手毛脚、应付了事,所以只要有机会,她总是将“六字箴言”挂在嘴边,她相信:“千叮咛、万嘱咐,总归有心人能记住。”

  斗转星移三十年,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花开花落自有时,人来人往任由之。与自已和世界和解,不较劲、不偏狭亦不挣扎,是取舍有度,宠辱不惊,不依附、不高攀,时光清浅、安静喧闹我皆喜欢……这是当下女性普遍追求的“松弛感”,而这些词,在与潘萍的交谈中,总能轻易感知。

  潘萍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上面有4个姐姐,都很疼最小的她。一路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她的生命轨迹顺利地着实令人羡慕。然而幸福如她,也有一些小遗憾。比如,她有过换岗位的机会,却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没有体验过法院其他岗位;比如,她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却没有用到审判工作上……当然,这些都被她一语带过。

  “工作不分贵贱高低,知识学到了就是自己的,没什么好抱怨的。我这人,也没什么野心。”

  松弛感源自于一以贯之的淡泊,但却不限于此,更源于对自己人生全方位的掌控与适时适度的调整。

  中学时,潘萍是校运动员,滑冰、打篮球都是一把好手。她坦言,如果不是个子矮,当初就进长春体校了。虽然最终没有走上体育这条路,但运动的精神早已刻进了骨子里。一直以来,潘萍都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除了时间,她将身材管理得也很好。“我喜欢享受不同运动带来的或快乐,或平静的感觉,这是我排解情绪的最好方式。”

  潘萍明年就要退休了,即将告别三十年的工作岗位和朝夕相处的同事,问及感受,她说:

  “我热爱档案工作,更爱陪伴我三十年的档案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愿意为它献言献策、增光添彩。”

  斗转星移三十年,历经手工卡片检索到微机高效快捷查询,悦看群众足不出户网络查阅高效又便捷,参与和见证档案工作从不规范管理到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如今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莫说兰台枯燥乏味,休谈档案养老之所,有人在这里,用无悔的青春和默默的坚守为这份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作出了最生动的注解:档案,值得用一生去守护!

  

  

  

  

  

  

  

  

  

  

  

  

  

  

  

  

  

  


原文链接:https://bjgy.b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3/06/id/73674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