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检英模荟 | 张晓波:顶住压力为群众追赃挽损

时间:2024-04-11 来源: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现任四川省西充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他先后主办和参办重大要案20余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5亿余元,追回农民工欠薪、非法集资等群众损失4000余万元,荣获省部级、市厅级等表彰奖励20余项。2023年12月,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

  座右铭:办案要“以百姓心为心”

  “办案就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这是四川省西充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张晓波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采访中,张晓波向记者讲述了一起涉及300余名集资群众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张晓波(左)与专案组干警讨论案件。

  受害群众一度情绪激动

  2013年至2014年,某置业公司因资金短缺通过西充县某理财公司(另案处理)向群众高息借款。2017年,该置业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投资人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2018年,该案经公安机关移送至西充县检察院后,矛盾也随之集中到了检察机关。“最多时,有上百名情绪激动的群众在检察院周围聚集。”张晓波说。

  案件证据链十分完整,可以直接按照程序快审快结,将案件诉至法院。但面对群众“追不回来钱,检察院还办啥子案子嘛”的哭诉、质问,时任分管领导的张晓波犹豫了。做好追赃挽损工作有难度,但一想到群众的实际困难,特别是一些群众投进案涉理财公司的是养老钱、救命钱,张晓波决定,再难也要坚持做下去。

  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张晓波说:“矛盾不解决就会一直存在。既然群众对检察机关有要求、有期待,那我们就着力在检察阶段化解矛盾。”

  给自己立下“军令状”

  说干就干。看着办公桌上一摞又一摞半尺厚的卷宗,张晓波决定从涉案公司的资金去向入手,找寻为群众追赃挽损的蛛丝马迹。

  张晓波向自己立下“军令状”——在一个星期内找到线索。在接下来的一周,张晓波每天工作到凌晨才回家,白板上的资金去向图变了又变,手边稿纸上的追查线索图划了又划。经过100多个小时的彻查,张晓波最终发现:案涉置业公司所借款项中的一笔3000万元涉案资金被用于贵州某房地产项目,该项目审批文件齐全,建设施工规范,后因销售不佳导致资金链断裂,虽暂时停工,处于烂尾状态,但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只要盘活这个项目,受害群众就有了希望。”抱着这样的信念与决心,张晓波带领专案组成员远赴贵州,配合当地政府想方设法为项目寻求接盘人。那段时间里,张晓波和专案组的同事为此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沟通和谈判。最终,该项目被成功转让,当地政府也同意从项目转让款中优先扣划集资款。

  集资款集中兑付后,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将钱款发放到了受害群众代表的手中。

  那一天,他落泪了

  这起案件说来轻松,但办案过程却很艰难。3000万元的集资款并非一次性全部追回。前期,专案组仅从项目工地追回500万元,因案件办理原因一时不能兑付。

  得知有部分钱款已被追回后,有一些不理解的群众曾来到检察院上门质问,“为什么追回了钱却不兑现”,还有情绪过于激动的群众甚至冲到张晓波的办公室当面辱骂,这让张晓波和专案组成员压力巨大。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与群众的不断质疑,张晓波一边制定出更详尽的盘活项目、挽回损失的方案,一边积极向群众做好释法说理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在达成一致意见后,2019年,张晓波与专案组成员多次前往项目所在地,帮助涉案公司协调查封、扣押等资产处理相关事宜,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某集团出资收购该公司股份,化解该公司遗留债务,并注入资金继续完成项目施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2019年12月底,在收到第二批公司股份转让款,3000万元集资款全部到账的那一天,那个在同事眼中“雷厉风行、刚毅坚强”的张晓波落泪了。“因为涉案金额和涉案人数实在太大、太多,从向老百姓承诺一定追回他们的钱开始,张检就向我们打了一剂‘预防针’。当大家真正面对这些质疑时,张检作为主办检察官,承受着比我们更大的压力,甚至在曾遭遇过威胁的情况下,依然鼓励着整个专案组。”一位专案组成员告诉记者。

  “整个追赃挽损期间的心情真的很难描述。可以说是从希望到失望、绝望,再从绝望中重燃希望。”张晓波对记者说,“虽然很难,但它对我来说却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当看到兑付会上群众真心实意的笑脸,感觉这一切都值了!”


原文链接:http://www.sc.jcy.gov.cn//jcfc/202404/t20240403_63982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