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流动读卢锦忠《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

时间:2024-01-31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

  《天产壮瓯闽》 卢锦忠 编著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清香流动

  ——读卢锦忠《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

  □黄丽云

  在冬夜,让我们舒舒服服地坐下,用清凉甘甜的山泉水煮茶,为爱茶人斟上一杯好茶,就着炉火,拿起这本《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缓缓忘却烦忧的心事,一起进入福建茶文化的世界吧。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天然适合产茶。《福建通志》记载:福州、泉州、建宁、延平、兴化、汀州、邵武诸府,俱产茶。福建茶文化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有陆羽所著《茶经》,“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有范仲淹所著《武夷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陆游在担任福建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时,写了二百多首茶诗。在历史长河中,福建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茶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福建人自古就有“种茶之习、嗜茶之好”。作者卢锦忠成长于功夫茶流行的南安,从小就学会了喝茶。但作者不同于一般的茶客品茶,他像读书一样喝茶。人生有必喝之茶,也有必读之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并研读福建茶叶史、地方茶志和茶叶发展相关文献,历时3年之久,潜心勾勒福建茶产业发展历程、挖掘福建茶文化悠久历史积淀、解析和探讨福建茶叶千年兴盛不衰的奥秘,终成近30万字的福建茶史巨著。此书的主要特点有:

  一、隽永。在开篇《福建茶叶生产环境条件》中,作者以福建的“自然地形、山脉丘陵、气候、土壤、生物资源、水系网络”为纲,用简洁有力的文字、精美的图片阐释福建自然环境的科学知识,并且条分缕析这些科学知识对于福建产茶的价值。作者的笔端仿佛有一种“高空视角”,带领我们走过群山密布的闽赣边界的闽西武夷山——杉岭大山带、闽中鹫峰——戴云山——博平岭大山带,走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黄金北纬27度,走过闽赣古道分水关官马大道、浦城仙霞古道等万里茶路,走过“碧水丹山”,盛产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的武夷山、宋产北苑贡茶的宁德鹫峰山、产制铁观音等的闽中戴云山;走过千沟万壑的太姥山、支提山、鼓山、清源山;走过滚滚而来的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交溪,领略福建温暖湿润的气候,古老、深厚且剖面发育完善的土壤。

  在书上“坐游”一番福建美丽的风土景观,可以刷新对福建的认知,就像喝到一碗隽永、满口含香的大红袍,意味深长、引人入胜,让心神都得以栖息。

  二、甘润。古人说:文以载道。说的是,文章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解决之道,要有情和理。任何一个事情拿起来都可以写,重要的是,你怎么去写它,写的时候就可看出你的见识和感觉。关于茶文化,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高僧说出那句只有三个字的经典老话:“吃茶去。”茶的香,好就好在似有似无、时有时无,好就好在遗貌传神。这“禅茶一味”,全靠参悟和自省。所以想做个像样的品茶者门槛太高。你需要学会辨别茶叶的产地、季节、采摘时间、炒制工艺、茶叶等级,你还需要会看、会闻、会泡、会尝……这种神农尝百草的功夫,实在有点难。《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记载了福建茶区、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制作工艺、饮茶文化、茶叶鉴赏与功能、饮茶器具、饮茶择水等,涉及茶源、茶具、制法、茶器、泡法、茶事与产地,贡献了一整套认知福建茶的本体论、方法论,可以让喝茶、品茶、懂茶变得容易起来。

  有关福建茶方面的书籍不少,一般根据只言片语来寻找茶曾经留给生活的痕迹,都不及《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所带来的这种大胸怀大格局,不如其令人心生喜悦,就像喝上一杯上好的老枞水仙,如竹笋刚破土,笋带泥,茶带鳞,甘润鲜香,内质丰富。

  三、清俭。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有两种生活: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这里所说的个人生活,是指工作时间之外的8小时,是与个人气质相关的个人生活方式。《天产壮瓯闽——福建茶叶简史》是作者圆满完成工作之余,在家里过着书斋式的生活,潜心码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集大成者”,是他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作者精于茶,广泛涉猎,博闻强识,“小切口,大纵深”,全方位记录了福建茶文化发展演变进程,为我们传承发展福建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作者写道:茶叶号称天产,不仅是茶区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福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作者针对当代福建茶叶面临的转型升级难题,提出了福建茶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推动茶叶生产现代化;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市场空间;加强茶叶技术创新,提升茶叶竞争力;推动深加工发展,提高茶叶附加值;推进三茶融合,形成全产业链。

  作者自叙:从小他父亲卢荣山就教会了他品茶,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写此书,了却一桩心愿,对自己也是一次修心的历程。我猜测,对他来说,把这本茶书写好,已不单是个人爱好,更像是一种使命。如果没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很难在3年的业余时间把这本福建茶史写到如此这般厚重、沉甸甸的模样。茶史,如大江大河,流淌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无数前辈先人的智慧。茶书,如一款自然造化的好茶,包含了苦、涩、酸、咸、甜、辛等诸多滋味,需要天育地化,茶逢其时,用心炒制,万般磨砺,才有五味调和、浓淡有致。

  茶如人生百态。各人喝茶感到的是不同的人生状态。只有心怀使命,蕴涵深远、藏峰不露、孜孜以求,才能达到那个理想的生命状态。茶由心悟,只有自己先成为艺术家,茶道才能成为艺术。换言之,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读到此,作者不懈的进取和拳拳之心,悠悠穿越纸面而来,像月光映照在摇曳的竹叶上,飘散出芬芳的清香。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125/397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