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大泗派出所社会治理“警法融合、三所共建”
泰州市公安局医药高新区分局(高港分局)大泗派出所按照“警法融合、三所共建”的工作机制,在“警网融合”的基础上,以全国农村综合治理项目为契机,联动大泗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深度协作,凝聚合力,多方共治、齐抓共管,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该所实现110警情年均下降10%,初步形成集多元化解、警法融合、法律服务为一体的多元治理模式,助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不断提档升级。
构建一个中心,壮大综合治理“最强队伍”
“张警官,你们开展的‘警法融合、三所共建’具体是什么意思啊?”在大泗镇大泗村,社区工作人员向正在走访的社区民警张良圣提问。
“简单说就是通过这一机制,以后村民反映的老、大、难的矛盾纠纷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上交,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会根据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组织多方力量进行调解,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张良圣解释道。
大泗镇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按照“三所共建、三务共抓、三调共治”的思路,以大泗派出所为主阵地,升级改造派出所营房建设,高标准建设公安、司法、法律服务及网格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合署办公的实体模式,初步实现职能整优、队伍整合、服务整强。
大泗派出所所长赵蒙介绍,由派出所牵头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部门,在巩固传统调解队伍的基础上,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等社会力量以及专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共同组建大泗镇“民情调共体”,变“平面调解”为“立体调解”,形成多位一体、多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推进两个融合,创新推行“平安联盟”
大泗派出所以“警格+网格”为基础架构,与司法、法律服务、政法组成“四支队伍”,集综合施策、统筹指挥、流转交办等功能,升级打造“泗好办”治理新模式。通过“平安前哨”工作,深入辖区各村街,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主动融入“泗好办综合服务中心”,健全常态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开展信息采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服务管理等基础工作。今年以来,已答复群众专业法律问题200余次,解释政策性法律文件80余次,帮助群众上门办理证件16次,组织专兼职队伍夜间巡逻132次。
不仅如此,该所还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政法泰治理平台、司法行政内网平台等信息,搭建数据共融、信息共享的“智安大泗”应用平台,将平台收集的各类信息下派至相应部门做好分流处置。针对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人员、场所,三所联合建立预警研判机制,形成联动合力,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掌握各类信息处置的主动权。通过调解员、网格员、社区民警的日常走访、接待,将排摸发现的纠纷苗头和风险隐患及时录入平台,第一时间上报信息、第一时间推送指令,确保信息能够发现得了、收集得到、处理得好、上报得准。截至目前,该所“警法融合”指挥室通过数据汇聚、指令下发和闭环处置,排查办结风险隐患391起,排查出特困人员939人,精神行为异常人员159人,确保各类问题清仓见底,落实网格员常态化服务管理。
引入共治机制,共建共享赋能基层
为进一步推动“三所共建”机制发挥作用,大泗派出所以“多调联动、多点发力、多元共治”为总线,细化制定了“引入纠纷警情分流处置、人员管控预警研判、联席会商协作、联动处置工作”四项基本机制,促进三所融合发展。
大泗镇村民张某,因与邻居的界址纠纷,双方积怨较深,时常因矛盾激化引发打架斗殴,张某也曾多次对调解不满越级上访,导致派出所多次出警未能真正钝化矛盾。2022年2月,张某与邻居之间再次因界址纠纷引发打架。大泗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第一时间制止了双方的斗殴行为,迅速联动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将双方约至三所共治的调解室,张某在“调解员超市”平台中自主选择了两名信任的调解员到场。法律服务所主任通过民事诉讼的理念灌输,司法所所长通过“和”文化的熏陶,专职调解员从厘清界址的角度进行劝说,派出所所长赵蒙从打击非法上访的角度进行法律引导,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张某与邻居之间重新划定界址,从源头上化解了纠纷。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taizhou/202211/t20221102_809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