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重塑:让邻居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2022-06-29 来源:江苏长安网 作者:佚名

  

  夏季的傍晚,巷子里摆满各式竹椅木凳,左邻右舍手摇蒲扇,聊着家长里短;每到饭点,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从邻居家厨房飘来;邻居家的电视机,给一大院子人提供娱乐平台,嗑着瓜子、聊着剧情,仿佛一家人……

  这样的街坊邻居,是上了年纪人的集体记忆。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邻居是在电梯里常常见面,却被两道门深深阻隔的“陌生人”。

  

  疫情期间,一个个单元群、楼道微信群突然活跃了起来。“啥时候做核酸,哪天有食物‘投喂’”,各种消息在群里迅速传递;你家做了糖醋鱼,我家做了可乐鸡翅,一道道美食在群里“曝晒”;社区小店做起了团购生意,也帮别人家的孩子打印作业。疫情过后,已经熟络的邻居,在单元楼顶开起了派对,或者三五成群聚到近郊,玩起亲子互动野营,甚至自主设计好玩的主题活动……

  新的联结方式悄然兴起,成为新型社区关系的“黏合剂”;而社群重塑,让邻居不再是“熟悉的陌生人”。

  楼栋微信群:邻里之间的社交场

  “我家酱油用完,呜呜呜。”

  “我家有,我把它放在1103室门口,你自己来拿吧。”

  “下午3点,大家下楼做核酸。”

  “今晚6点,有健身教练带大家跳操,我发个链接过来。”

  ……

  这是常州市某小区管控期间一个单元微信群的对话点滴。类似的单元群、楼栋群,在那个特殊时期,突然间都变得活跃起来。一条条生活互助信息的共享,让这些群迅速成为邻里间的温馨社交场。

  钟楼某小区居民谭蓉和同一栋楼的另外3名热心人,报名参加了楼道志愿服务。在帮邻居们送菜取件的过程中,结识了楼道里的每一家人。“原来的邻居,常常在电梯里照面,但生活没有交集,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谁也没想到,一场变故打破坚冰,邻里之间变得亲近起来,而且充满温情。”

  两个多月过去了,大家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但楼栋群的活跃度依然没变,变的是从线上交流拓展至线下活动了。

  

  新北区世茂香槟湖90栋的30多户居民,在楼栋群“花姐”的召唤下,组织了一次“楼顶party”。“除了上夜班的两户居民,楼里的其他人都参加了。”11楼居民张亚军说,从下午茶到晚上聚餐,从美食盛宴到才艺表演、互动游戏,整整“嗨”了六七个小时。其中,“花姐”和9楼的老谢是组织者;16楼会烧菜的“胖胖姐”连续3天“买汏烧”还做了蛋糕;有个妹子是摄影高手,负责拍照和场地布置;张亚军会做咖啡和鸡尾酒,就准备下午茶;老谢赞助了15斤烧好的龙虾,让大家“龙虾自由”……邻里间的其乐融融,让大家直呼“以后再组”。

  社区便利店:社会生活的联结点

  特殊时期,活跃的不仅是楼栋微信群,小区便利店也更深度融入了社区生活。

  怀德苑小区门口有一家人瑞优选社区店,经营的都是中粮集团的米面粮油等食品。疫情期间,小店不仅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店员们也都加入志愿服务,为小区居民送去热腾腾的馒头。

  “当初之所以决定要开社区小店,不仅是为了让商品直达居民生活,同时希望我们的销售拥有更多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人瑞优选超市总经理刘江锋称,每个社区小店的微信群,都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居民会员,“居民们的需求,只要我们能做的,都会满足。”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小店功能正在悄然转变:日用品店变身菜鸟驿站,方便居民寄取快件;文具商店主动帮助有孩子的家庭打印作业;水果店还提供订奶送奶服务……

  新北区一个居民达上万人的大型小区,在123栋附近有家社区小店,因为店主既爱猫又喜欢种花,特地在店旁为小区里的流浪猫辟了个“动物角”,吸引了小区里很多孩子来围观撸猫;店主还打造了一片立体绿植墙,把多肉植物、花花草草伺弄得绿意盎然,成了小区的一处风景,也把自己的店变成了小区爱花人士交流养花经的社区公共文化场所。

  小区便利店,在服务居民、便利生活中赢得商机,不知不觉中,也与居民打成了一片,成了社区生活的一个联结点。

  亲子互动游:社群重塑的“黏合剂”

  

  从微信群里的热烈交流,到楼道里的线下互动;从社区便利店的功能拓展,到邻里间的生活互助……各种生活场景的演化,各种关系的密切,让邻里之间不再陌生。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左邻右舍的居民们,也相约一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其中,亲子互动游是增进彼此情谊的最好“黏合剂”。

  5月底,人民公园进入盛花期,住在附近的居民陆玲霞就和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在每周六上午参加由亲子社群发起的“人民公园里的博物课”系列活动。“我们几个邻居一起参加这样的在家门口的城市社会科普,不仅能让孩子了解不同视角的生活,还能让孩子们在彼此的了解中增添友情。”

  常州经开区某小区的杭先生,在疫情管控期间,曾被邻居丁先生一家“投喂”。疫情后,逐渐熟悉起来的两家人,都有带孩子户外运动的兴趣爱好,就结成了周末聚餐小团体。每到周五晚上,两家就互打电话,不是在小区附近的绿地露营,就是去公园嬉戏。“五一”期间,两家人开了一辆房车前往茅山夜宿。

  “被重组、被联结的,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活动参与积极分子杭女士说,每周除了孩子的兴趣班,他们现在能在小区的“一亩三分地”里收获更多的城市探索。伴随着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重建公共生活的群体体验、重塑属于我们特有的亲密关系,正是从这些社区小店、预订服务、兴趣重组、公民探索中一一起步。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changzhou/202206/t20220610_764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