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项创新水土相符契合实际 从“三大角色”之变看贵州公安交管改革成效

时间:2020-12-29 来源: 作者:

  “挖3条管道线,又要封路,上下班肯定堵车,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修建时间可以错开早晚出行高峰期,或者设置单行线,确保道路通畅嘛。”

  “即便是政府工程,也要充分保障民生,不能为了赶修扰民。”

  ……

  前不久,贵州省贵阳市新建儿童医院大楼电网扩容,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刚刚上网公示,便引发热心市民、机动车驾驶员、交警等群体的建言献策。最终,这些建议意见被政府部门采纳,将原设计方案挖掘3条主干道的方案,改为利用周边现有余管线,不仅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还将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

  “人们对交通出行要求日渐增高,要求交通管理指挥水平提升。近年来,从规范执法到大数据应用,从‘放管服’到‘减量控大’,贵州公安交通管理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为了能让改革举措‘水土相符’契合实际,每一次改革都将道路交通‘三大角色’因素放在重中之重予以考虑。”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道路上的角色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3个:警察、机动车驾驶员和普通道路交通参与者,通过换位思考,让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最大程度满足“三大角色”所求所需,就能营造一份和谐,收获一份安全。

  驾驶员:“服”之变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多载,那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说的“人之变”更多说的是“民之便”。

  家住贵阳市的罗先生常年在外地工作,眼看办理车辆解除抵押贷款手续的时间将近,又不能及时赶回,甚是着急。这时,他接到了车管所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可以通过“云车服”平台在线办理。

  随后,他立刻在“云车服”平台上完成了注册,仅用不到两分钟,就办好了解除抵押贷款的所有手续。

  “这事如果放在过去,必须跑1000多公里回家,并带上所有纸质资料到车管所办理,万一资料不合格,还得再跑一遍,简直太折腾。”当所有手续办妥,罗先生松了一口气。他通过电话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平台太方便了,省时省钱又省力,简直想到我们心坎去了。”

  罗先生口中的“云车服”平台,是贵阳市推出的“云车服车管大数据平台”。平台通过风险监控技术手段,打通了车管单位、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商、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壁垒,极大地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真正实现让车主“零跑路”。

  在推进“放管服”创新改革过程中,贵州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以“业务瘦身”统领,最大限度推行交管业务“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例如,铜仁市推行“通道式”查验挂牌,裸车进、带牌出,用时由原来的5天缩短为现在的20分钟。安顺市车管所持续净化公安交管窗口环境,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遵义将全市公安窗口全面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办”,出入境、交警、治安、禁毒、网安5个警种直接面向社会接待,服务群众。

  “‘放管服’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在探索‘放管服’改革实践中,公安交管部门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准差距、整改问题,兑现便民利民的庄重承诺。”遵义市湄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唐枥感触很深。

  交通参与者:“管”之变

  现如今,遵义市民上下班或是接送孩子过马路,过路车辆全部会自觉停在斑马线前,没有绕行、抢行,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排队通行。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仍让许多外地游客交口称赞,成为文明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组织评选的第二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榜单中,“贵州省公安厅交管局”榜上有名。近年来,贵州交警坚持以法治作保障、宣传作先导,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交通理念和守法参与交通的自觉。

  说起参与热情,六盘水市盘州市的“智慧停车位”值得一提。近年来,为破解乱停车造成的拥堵现象,盘州市公安交警大队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协调全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商场、住宅小区,将其停车位整合录入“盘州交警App”,驾驶员需要就近停车时,只需点击进入,可供停车的地点便一览无余。

  “这样一来,主城区的街道便缩减了大量停车位,通行更顺畅了,既方便了群众,又留出了宽敞整洁的街道,提高了城市形象。”六盘水市公安局两河分局副局长、盘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朱家祥说,“我们在征求意见之初,便得到广大市民尤其是机动车驾驶员的支持,还获得了很多宝贵意见建议。这一创新模式能够推行成功,也说明城市发展过程中,机动车驾驶员参与公共交通管理的热情也在逐步提高。”

  “以往,公安交管部门作为改革方案的制定者,而驾驶员、群众只能成为执行遵守的一方,此种模式极易引发后者对方案的不解甚至抵触。为此,近年来,我们打破陈规并积极探索引导驾驶员、群众与公安交管部门一起参与到改革方案制定、出台各个环节,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和谐、同心、互融的道路交通生态系统。”遵义市公安交管局杭瑞高速大队负责人詹腾说。

  公安交警:“治”之变

  近日,一位在贵州从事公安交警工作30余载的老交警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个别交警执法比较随意,更有甚者出现过“收私钱”免交罚款、扣车、扣证现象。那时候几乎没有“告知”“复议”一说,全靠交警自觉。直到1996年10月1日,行政处罚法正式实施,让交警执法更加规范。

  记者在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指挥中心“贵州公安交警大数据实时作战云平台”的大屏幕上看到一串串跳动着的数据,整个界面呈现科幻大片即视感,让人一目了然,其应用让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据不完全统计,仅省会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60万辆,有200万名驾驶员,很多开车出行的市民们得先在网上查查路况,“交通管理”这4个字,已与大家密不可分。

  在遵义湄潭县,当地交警大队为缓解偏远农村交通管理人力不足短板,早于2017年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所队合一”模式,即撤销原片区交警中队,在各派出所成立交警中队,此举不仅解决了以往片区交警中队人少事多,面对边远地区交通管理工作鞭长莫及的问题,又为基层派出所增加了执法管理力量,解决了以往派出所在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过程中执法主体不符,管控乏力的问题。

  而在贵阳市息烽县,当地交警坚持党建引领,以“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总目标,聚焦“查毒驾、治隐患、强科技、保畅通、优服务”,连续7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据统计,2018年、2019年,贵州省道路交通事故在全省安全生产事故中的占比连续两年低于80%,道路运输事故大幅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更是连续16年实现“双降”目标。同时,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势头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各种数据均为近30年来最低,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实现了“零发生”。

  近年来,贵州公安交通改革的心路历程,其实也是贵州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顺应时代发展,对贵州公安系统来讲,不断变化的是管理理念、执法方式,坚守不变的是维护百姓平安的信念和决心。


原文链接:http://gat.guizhou.gov.cn/xwdt/mtbd1/202012/t20201214_6557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