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市民心理健康非小事 防疫也防“抑”

时间:2020-03-23 来源: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居民身体健康备受关注,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2月6日,渝北区龙山街道紧急启动“新型肺炎防疫心理支持服务”项目,组建了15人的心理援助工作小组,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防疫同时不忘防“抑”。项目开通一个多月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2月6日以来,龙山街道的心理援助人员共接听心理咨询电话300多通,开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800多人次,防疫心理知识普及受益近万人,获得被服务者的认可和赞许。热线号码(400-996-3911)也于近期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名单,以及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人生科学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推荐名单。

“我隔离结束了,没被感染,可是一想到这事儿,老感觉呼吸困难,人就发热,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是不是得病了啊?”曾有密切接触史的老人黄女士在电话里急躁地问咨询师。

接线的心理咨询师轻言细语,很快稳定住黄女士的情绪,经询问她实测温度,确定她身体没有问题,但黄女士又有新的烦恼:“就算身体没问题,我老是觉得,他们有意在疏远我。”

经询问,咨询师得知,老人口中的“他们”是她的家人。经征得黄女士与其家人同意后,咨询师给这一家人做了一次线上团体“真实表达”,引导他们真实表达疫情情绪和老人被隔离期间的感受。“妈,你误会了,我不让你做饭,是担心你的身体,没想到,你却以为我怕被你传染!”在团体“真实表达”中,黄女士的女儿哭笑不得地说道。

“奶奶,你永远是我心里的第一名!”黄女士的孙子也这样表示。担忧了许久的黄女士终于破涕为笑:“原来是我自己在疏远他们,瞎担心。”

在这次短短50分钟的线上交流中,黄女士一家坦诚表达,一家人重新看见了从未远离的爱。而这,只是龙山街道心理援助工作小组一个月来接触的普通一例。过去的一个月,龙山街道心理援助小组通过线上服务的方式为一般群众、密切接触者、社区工作者等各类群体开展服务。

该心理援助团队负责人介绍,针对不同人群,心理援助人员提供不同的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有三种:重点针对密切接触者和家属,开展一对一专线密切服务,缓解其紧张不安、焦躁恐惧心理;专项定员服务,主要是配合社区针对心理“亚健康”隔离者开展专项服务,及时干预疏导其孤独、焦虑、惶恐等情绪;普筛跟踪服务,推送龙山街道居民心理咨询服务微信公众号,在辖区开展问卷调查并收集、诊断“宅家居民”疫情期间心理问题,针对性给予建议。

“看到孩子好不容易有点进步,现在又延迟开学,可能没希望了!”一位母亲对心理咨询师焦急地说。咨询师立即为求助者做理性情绪行为练习,帮助她建立理性观念,并与她分享SMART目标设定法。后来,这位母亲反馈说,她已与孩子一起制定了可行的备考计划,并正在积极实践中,她的焦虑情绪显著下降。

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给大多数家庭成员造成了情绪上的困扰,针对这一情况,心理咨询师积极配合学校,讲解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心理调节与应对技巧,为民众疏解了现实焦虑。

该团队心理咨询师黄婷婷告诉记者,还有一些社区工作人员给他们打电话,诉说他们的焦虑、恐慌,这些都是情绪瞬间的表达,他们哭完了倾诉完了以后,又积极地为民众奔忙起来。考虑到社区人员白天在工作,该团队便在晚上开放网上团体辅导,陪伴他们一起安然度过疫情。

黄婷婷告诉记者,目前为止,他们处理了数十起危机干预,所幸,未接到过自伤自杀的高危案例。黄婷婷记得,在热线开通的第一周,接到一个来自四川返渝居民的电话。该居民自述,其父亲在医院隔离,而自己独自在家里,持续咳嗽近十天,没有量温度,既害怕染上肺炎,又害怕去了医院被隔离。接线咨询师在稳定其情绪的同时,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通过部门联动,及时开展排查。后经确认,该居民温度正常,属轻度感冒,因精神高度紧张,强化了咳嗽症状。随后,心理咨询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陪伴其恢复心理平衡。

据了解,心理服务热线400-996-3911将全年畅通,满足全域居民心理服务需求。除了在疫情期间开展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外,该心理援助团队还将组织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加大服务重大疑难调解案件心理调处深度,开展矫正对象、安置帮教重点人员心理服务,并对全域居民心态、情绪进行有效收集,针对有必要的人群,通过驻点个案、团辅沙龙等方式引导其恢复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