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浦东机场 他们在入境处配合做流调
爸爸也是英雄!小姑娘指着照片,高兴地喊了出来,虽然所有人都穿着防护服,幼儿园小班的女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爸爸宋春雷。
疫情发生后,宋春雷经常看着电视,给女儿讲医务人员打怪兽的故事。首次深夜执勤,宋春雷用微信给妻子发了张照片。看到照片,和妈妈一起等消息的女儿,特别激动。
宋春雷是上海市司法局支援防疫一线第四批顶岗工作组20人之一。3月8日接到紧急通知,他们要在浦东国际机场驻扎执勤至少7天,24小时待命,轮班上岗,领到任务20分钟后,首批队员便启程出发。
组员在帮助外国旅客登记信息。
我们是入境防疫工作的一环,不容有失
也许这是他们在此次疫情中距离风险最近的一次,但组员们更多的是激动:不怕,我们对上海的防疫组织和防疫措施很有信心。
换好防护服,他们来到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是配合海关对拟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登记。国际航班落地开闸后,旅客先要通过测温和海关首道核验,排除疑似的旅客会被分为黄、红、绿三个等级,绿色标签的旅客可以直接到边检窗口通关,而黄色和红色两类标签的旅客就会被分流到顶岗工作组驻守的健康云登记通道。
分流到我们这里来的都是来自重点国家和地区或者有相关旅居史的旅客。上岗没多久,宋春雷就接待了一对因工作需要来到中国的伊朗籍夫妇。因为健康云必须要使用国内手机号注册登录,在宋春雷的指导下,这对夫妇求助国内商业伙伴才登记成功。宋春雷说:在使用非本人的手机号注册前,我们要反复核验身份,确认对方和旅客的关系并且确保将来能够取得联系。
在工作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邢璐眼里,我们只是众多关口之一,听说旅客一共要通过六关才能顺利入境,黄色和红色标签的旅客,如果目的地是上海,入境后还会被引导到所在区做进一步登记,由各区专程送至集中或居家隔离点,确保全程不接触无关人员。
工作组组员们协助旅客入境。
在健康云登记环节,多数旅客都比较顺利,但也有特殊情况。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江西姑娘没有国内号码,联系家乡的父亲协助,却迟迟收不到确认短信。后来,在组员帮助下,她终于在手机自动拦截信息中找到了确认短信。还有手机突然关机的男孩,使用相机扫描二维码的法国老人,嫌防疫流程烦琐而发火的女士,组员们耐心协助每位旅客完成登记。
组员张凡涛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了17条常用英文句式,在工作群分享给大家。他说:旅客从下飞机到完成各个防疫排查流程,等候时间比较长,我们要尽量提高沟通效率,确保登记万无一失,也减少他们的等候时间。
虽然只是入境防疫工作中的一环,但我们也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副组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王旭峰说。他带领的第二队,21时30分从驻地出发,直到最后一架国际航班的全部入境旅客登记完毕才返回,回去已近凌晨5时。
体验过才知道不容易,可我们时刻待命
两层帽子,加上防护面罩和口罩,工作时忙起来不觉得,停下来才感觉头晕缺氧,整个人都是飘的。脱下防护服走回酒店接驳车的路上,在同组小伙伴的惊呼下,王静才发现自己不会走直线了,体验过才知道医护人员的不容易。
组员闫方全两个月前因为一次意外造成右手小拇指粉碎性骨折,上周三才刚刚把固定的钢钉取出,需要每天使用消炎药并包上纱布防止感染。包了纱布的小拇指太粗,手套必须反过来才能套上。对他来说,戴塑胶手套比穿防护服更难受,5个小时下来手上的纱布全湿掉了。
工作组组员协助旅客入境。
组员王静已经在社区连续顶岗7天,这次新的顶岗任务直到出发她都没有告诉父母,他们以为我还在社区。王静的女儿年前参加了一个加拿大的冬令营活动,因为疫情滞留境外至今未归,这批顶岗原本是另一位女同事,但王静申请了继续顶岗,因为同事家里孩子小,离不开妈妈。
听说要驻扎执勤,骆昭也主动申请上岗。我老公是军人,现在也因为疫情一直在部队战备值班。骆昭说,他非常支持我的决定,说军人家属,也要有军人作风。
第四批工作组的顶岗任务特殊又突然,还要离家驻扎,时刻待命,邢璐感叹,组员们都非常给力。
深夜下起了雨,凌晨3点的浦东机场入境检验大厅里,裹着白色防护服的组员们依然忙碌,只为给这座深爱的城市守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