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疫情防控审判执行两不误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通讯员 张娅 张雅芝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陕西各级人民法院坚持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2月3日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暂时关闭诉讼服务和来访接待场所,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展立案、庭审、调解、执行等工作。
截至2月12日,陕西法院共受理网上立案472件,其中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16件。陕西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共接听电话279次,其中省高院接听75次。受理网上信访8件,均予及时在网上回复。
庭审走“云端”
2月17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运用互联网云上庭审方式开庭审理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在法官主持下,原、被告对证据及原告主张事项、数额一一进行确认,案件调解结案。
2月14日,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通过远程庭审,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快立、快审、快判一起暴力抗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案件。被告人杨某某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这是陕西首例涉疫情妨害公务案。
2月11日,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黄官法庭利用“互联网+在线法院”远程审结一起继承纠纷案和一起离婚纠纷案,既化解了纠纷,又避免了人员接触,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防控期间,陕西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在线法院进行远程视频庭审,实现各方不见面,庭审“走云端”,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网上有温情
2月7日,咸阳市长武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旭辉通过微信视频开庭审理被告人赵某某交通肇事一案,征求各方意见后,建立了公诉人、审判员、书记员、被告人的微信群。王旭辉反复调试,最终顺利进行了庭审并当庭宣判。
连日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多次开展互联网远程庭审,涉及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其中,院长张琳明通过互联网法庭远程审理的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涉及当事人59人。
“法官,我在老家山西省昔阳县,因为疫情管控不方便出行,我起诉的离婚案想撤诉。”2月4日,宝鸡市陇县人民法院温水法庭庭长王琼接到原告郝某打来的电话。
征求当事人同意后,王琼当即添加了原告郝某的微信,与其就案件撤诉、裁定书送达、诉讼费退费等相关事宜通过微信沟通办理完毕,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
执行不停摆
疫情当前,陕西各级法院执行工作迅速转变思维,调整思路。2月1日至15日,全省法院通过电话、微信、网上冻结扣划等方式执结案件369件、金额5756.65万元。法院积极协调,为相关涉疫情防控企业解封账户、修复信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2月13日,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法院协调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处理某医疗单位一起重大经济纠纷案件,仅用4个半小时就解冻了这家医疗单位的账户,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法院人的智慧。
2月12日下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二庭法官王利屯接到西安某洗涤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称公司按政府要求紧急生产84消毒液,需要贷款扩大生产,但因公司与他人借款担保合同纠纷被西安中院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需要紧急修复企业信用。
经初步线上审核并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后,西安中院执行局决定为这家企业修复信用。2月13日一早,经过现场调查,就修复企业信用、尽快推动贷款事宜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后,西安中院完成修复企业信用的全部工作。
群众在心间
近期,陕西省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上线“疫情小法·疫情防控服务专区”,分为疫情情况实时跟踪、疫情机器人、疫情资讯三大板块,为广大群众提供24小时智能疫情咨询和疫情法律问题问答服务。
“请放心,今天我在岗。”这是坚守在西宝高速宝鸡出口的宝鸡市金台区法人民院党员突击队的庄严承诺。
党员突击队每天由一名院领导带队,10名队员执勤。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到达执勤地点,开展人员登记、体温检测、车辆排查、人员隔离、安全维护等工作,一直执勤到晚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在陕西各地许多高速路口、检查站、社区,都有陕西法院人坚守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