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在规范发展中绽放时代风采

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咨政场】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志愿者积极有序开展专业医护、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应急志愿服务,成为抗“疫”一线的亮丽风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当前,我们应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志愿服务的统筹、运行、管理、保障和规范,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

  助人为乐和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由此,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先后出台,从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

  《志愿服务条例》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应急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作出规定。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组织动员起来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自觉自愿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联防联控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的制度,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根据社会服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快速精准地匹配志愿者资源,实现参与志愿服务和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构建志愿服务长效运行机制。

  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志愿服务也需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细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实效,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的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

  在我国,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的人员约有4亿。随着更多专业人士和社会组织的加入,志愿服务的内容、项目、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搭建网络共享平台,解决专业技术人才与志愿者的参与和招募;以志愿服务项目为依托,凝聚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团队,实现社会资源的聚集,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组织;优化志愿者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能力,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志愿服务行业推动者、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以及志愿服务项目运营者。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让灵活、小型、持久、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在相对固定的服务半径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动员能力,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化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以亿计人次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维护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是推广和发展志愿服务的有效保障。

  志愿者招募应依法进行、公开透明。招募单位应按照《志愿服务条例》的规定,说明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志愿者被招募后,志愿服务组织应按照招募发布的活动方式进行志愿服务,不得在未征求志愿者意愿的情况下要求其提供超出范围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和权益保障。此次疫情应对中,多地推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险,解除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也应依法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法治化基础上提升规范化水平,在规范化基础上实现常态化。

  积极倡导志愿服务文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文化在塑造美好心灵、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信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国积极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宣传志愿服务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表彰志愿服务先进组织和个人。今后,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搭建志愿服务网上宣传阵地和交流平台,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在全社会普及志愿理念、培育志愿文化,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执笔:庞宇)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07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