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景德镇市网格员在市区湖边进行防溺水巡逻。

  □ 曹雄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市域社会治理”概念首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市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抓住了市域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近年来,景德镇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打造了市级专项调处平台,形成了一个平台统一受理、多种手段综合调解的多元共治模式;开展“百姓说事”活动和培养法律明白人工作,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景德镇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目前,全市共建成43个专项调处中心,市本级、6个县(市、区、园区)、53个乡镇(街道)、55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建成。

  2019年以来,景德镇市把综治中心实体化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下大力气对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进行实践探索,在乐平市洎阳街道、昌江区西郊街道、浮梁县湘湖镇等9个乡镇(街道)开展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试点,按照“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思路,建立“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模式,实行部门入驻、集中办公、集成服务,打造基层治理“集团军”,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解决群众诉求新机制。

  第一,在组织部署上,做到高位推动。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召开全市千人大会进行部署,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设的具体标准。市委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政法委牵头具体抓,负责组织部署、督促指导、考核检查等工作。

  第二,在目标路径上,做到三个转变。一是坚持一个体系领导,推动治理领域从“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强化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能,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城管、市场监管、社会事务等部门资源,推动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一揽子提供群众服务、一体化守护社会平安,破解了资源整合难、指挥体系乱、社会服务散等社会治理难题,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坚持一个平台统揽,推动治理方式从传统方式向智慧治理转变。以全省综治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将乡镇(街道)政务信息平台、视频监控平台接入,开发了一套集社会治理、公众服务、城市(镇村)管理于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形成了群众诉求“网上网下”联动办理、快速办理和及时反馈、评价机制,提高了解决群众诉求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坚持一套机制运行,推动治理路径从群防群治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转变。以综治中心为纽带,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引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组织进驻中心,连通“12345”为民服务热线、村(社区)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平安志愿者,实现了各类社会治理力量的良性互动,推动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形成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有效解决问题途径。

  第三、在操作落实上,做到突出实战实用实效。一是做实机构平台。推动中心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实体化,在9个试点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落实了足够面积的办公场所,设置信息化指挥调度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健康服务室、分析研判室、公共服务大厅等功能区,相关单位入驻集中办公、集中服务,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并全力做到“四有”,即有办公场所,有综治信息化平台、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有设备,有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做实职能机制。推动中心运行实战化,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由党(工)委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赋予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指挥调度权、分流指派权、督查督办权、考核奖惩建议权四项职权,建立首问负责、定期会商研判、分流指派、协作配合、督办查究、应急处置、绩效考核、经费投入等机制制度。三是做实网格管理。坚持“一网统筹”,整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综合治理多张网格为一张社会治理网格,真正实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将全市划分为1273个网格,全部配备网格员和网格辅助员。建立网格服务管理清单,对网格员采取“以奖代补、误工补贴”的形式,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至300元工作补贴。推广使用平安江西APP,在全市发展平安江西志愿者6.7万余人,推动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城乡每一个角落,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从试点乡镇(街道)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有效提升了基层部门办事效率。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更加快速便捷,部门为民办事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乐平市洎阳街道综治中心面积达200平方米,住建、城管、公安等6个部门派员入驻,建立“社情民意网格收集、网格发声中心响应、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受理事项6210起,办结5653起,办结率达91.03%。二是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各种社会治理力量下沉到一线后,群众诉求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昌江区西郊街道共有平安志愿者6139人,2019年共上报各类信息8083件,已办结7419件。三是有效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19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7.9092%,在全省排位前移,全市社会治安好转率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二名,群众对市政法部门满意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对法院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名,对公安满意度位列全省第四名,为历史最好成绩。

  下一步,景德镇市将全面推开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全要素整合、网格化监管、“大兵团作战”。提高县、乡、村三级联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权责、资源、力量向乡镇(街道)基层一线下沉,推进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完善接诉即办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基础保障措施,完善各级综治中心日常运转和网格服务管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平安志愿者队伍,积极发展社会组织,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进一步规范“百姓说事”机制,推动实现全民共治和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

  (作者系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