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豆腐
□ 杨金坤
“豆哦——腐哦——” 随着一声声悠长婉转地吆喝声,无论是求学的学生、上班的职工还是晨起锻炼的老人,都会循着声音赶到街头巷口的豆腐摊前。 豆腐摊主人见人们围上前来,不慌不忙,一边和老顾客寒暄着一边打开豆腐包,抄起用了几十年的豆腐刀,朝着白玉坨般的一角豆腐边上横划一刀,顿时豆腐坨顺着刀拉开一条白生生的细逢,几滴晶莹的水珠从细缝中冒了出来。豆腐摊主人麻利的划开一小块,置于一块宽两寸余长十余寸的小板子上,再简单地几刀切成条状,递给食客。而食客就站在摊前,托着木板歪着头、斜着脸,“呲溜溜”地顺着板子一路“喝”过去。大清早,“喝”一板水汪汪、热乎乎、颤悠悠、滑嫩嫩的豆腐,肚子不饿了,身子暖和了,人也精神了。 在我的家乡——山东省临清市,这种美食叫托板豆腐,提起这名字还有段来历。相传,明朝时,曹州有一穷秀才进京赶考,因盘缠花完,饿昏在临清街头。第二天清早,被卖豆腐的“豆腐李”喊醒,“豆腐李”切下一块豆腐,因没有碗,他卸下挡豆腐的小木板儿,把水豆腐放到上边,又用刀子切碎,端到秀才面前。秀才一口气把豆腐“喝”完,觉得滋味又鲜又嫩,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后来,秀才考了个头名状元,当了八府巡按。有一年他乘船往南方巡查,路过临清州,触景生情,在此停船。州官闻讯,急忙往渡头闸口迎接,回衙时,有个卖豆腐的老头儿没来得及回避,被衙役训斥。哪知巡按大人掀开轿帘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豆腐李”方认出这位大人是当年考生,巡按又喝了一次“小板儿豆腐”。从此,这又白又嫩、温热可口的“托板豆腐”便在临清流传开来,并一直沿袭到至今。 不过,据专家考证,托板豆腐与临清的渊源与京杭大运河有关。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朝鲜人崔溥曾于1488年访问临清,其《漂海录》中曾记载“县城在河之东岸半里许……乃两京要塞,商旅辐辏之地。”因托板豆腐吃起来简单、便捷,营养又比较丰富,且干湿兼顾,有吃有喝。特别符合当时在运河边劳作的那些河工的要求。而且托板豆腐价格合理,老百姓能吃得起。因此,一板两板热乎乎、水嫩嫩、富营养的豆腐,就成了上码头出劳力的百姓一天的希望开启。 想当年,我的父亲就会做豆腐。每天晚上,父亲把当年丰收的饱满黄豆,先脱皮、后水泡、再磨成汁,然后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猛火煮浆。待初沸滚雪,咕咕豆泡泛起,改微火,点卤水,须臾,浆成豆腐脑,浮于锅中,美若游鱼。再将豆腐脑舀之于模架纱布内,纱布四角叠包,让豆腐脑自然沉淀,以自重凝固。待一切收拾停当,父亲拍拍手,眯起双眼,吟道:“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