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女监:懿德文化引领构建文化监狱新格局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小松 马艳 通讯员 周莹

  

  

    图①为监狱举行升国旗仪式,对罪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图②为在广西女子监狱新址落成揭牌仪式上,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黄保华(前中)带领全体警察重温入警誓词。

  

    图③为广西女子监狱参加全区监狱系统“岗位练兵争当能手”活动验收考核,并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图为考核现场。

  (广西女子监狱供图)

  

    “当一个罪犯完成了一个去恶从善的过程,监狱也就落实了‘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实现了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职责与使命。”阳光下,广西女子监狱政委经小欢在监管区里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2017年,广西女子监狱整体搬迁,新址建设注重以文塑魂,根据改造特点打造监狱女犯独有的懿德文化,结合“南国壮乡”民族文化特色,让罪犯在服刑中完成从女犯到拥有懿德文化的女性的蜕变。文化引领风尚,为广西女子监狱实现新跨越,谱写新篇章扬起了文明的风帆。

  新生之路从入监开始

    经小欢从警已过20载,从一名普通女警成长为监狱政委,见证了广西女子监狱搬迁前后的蜕变以及女监文化的提炼升华过程。  搬迁前,因场地限制,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难,警察们迎难而上,恪尽职守,屡建功勋,打造出了一支团结奋斗的钢班子铁队伍,建成广西首批部级现代化监狱,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搬迁后,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各种功能区错落有致,广西女监珍惜环境,把握机遇,文化建设风生水起。  “每一幢楼、每一条路,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精心设计,文化建设步步为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小欢说,“我们希望这份独有的懿德文化激励女犯完成救赎,浴火重生。”  监管区正前方的两栋是罪犯习艺楼,分别命名为“精艺坊”和“灵巧坊”。在这里,罪犯把刑期当学期,掌握自立谋生的技能,形成遵规守纪的思想观念,矫正好逸恶劳的行为习惯,成为心灵手巧、技艺精湛的社会劳动者和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罪犯习艺楼后面是狱内文化广场——“凤凰涅槃”广场,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在这里举行,广场上雕刻着的展翅翱翔凤凰的塑像时刻警醒犯人,要通过警察的教育改造,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监管区分布了四条路,按顺时针方向从左到右分别是涤瑕路、浴德路、沐善路和浣心路。在涤瑕路边上罪犯的监舍分别命名为静省楼、砺行楼、敦品楼,涤瑕路也被称为“祛恶”路。  静省楼是入监教育监区,担负着管理和教育新入监犯的任务。罪犯在这里进行认罪服法、监规纪律、行为养成教育,为适应今后的改造生活打好基础。  通过静省、砺行、敦品,罪犯通过改造接受认知的重塑、行为的矫正与品格的改造,达到去除邪恶的目的。

  以文塑魂涤荡心灵治本攻心

    走完涤瑕路,转身就来到沐善路。  在沐善路边上,罪犯的监舍分别命名为婧雅楼、毓惠楼、仁济楼。婧雅、毓惠指女性的优良品德,寓意女犯在改造中去愚存慧,努力使自己修炼成为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成为良民、孝女、贤妻、慈母。沐善路也被称为“从善”路。  一监区监舍命名为“毓惠楼”。活动室里,一监区罪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设计服装、十字绣、书法等作品。  “罪犯不但要从行为上进行改造,我们更应该注重从心灵对她们进行塑造。”教导员蒋春利说,监狱推动劳动改造与文化改造的深度融合,激发罪犯创作灵感,陶冶罪犯情操,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塑魂的良好改造氛围,促使罪犯积极改造。  连接涤瑕路和沐善路的路叫浴德路,浴德路上的水是浸润之水,警察期望,女犯在女性美好品德的浸润下,得到灵魂的洗礼和净化。  懿德楼是罪犯的教学活动中心。正面墙上,映入眼帘的是监狱训“自省自励、自强自新、懿德臻美、笃行至善”。中间的LOGO是两个女犯的侧面朝向一把心灵的钥匙。监狱对女犯的教育改造是一个正本清源的系统工程,这个图案寓意打开心灵的枷锁,让灵魂觉醒,让生命破茧新生,完成美丽的蜕变。  在懿德楼里,楼道密集悬挂着古往今来优秀女性的人像及梗概,女性文化非常突出。一楼布置的监狱文化展室里,有罪犯创造的手工、书画、服装设计等。一些手工作品规模宏大,做工精致,凝聚了罪犯的心血。一副书法作品《归》字笔力劲挺,厚重而不失飘逸,引人深思。  “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些作者仍在服刑,有些已经出狱。”经小欢感慨,她们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在监狱文化改造中涤荡了心灵,以顽强的毅力成就这些艺术作品,寄予积极改造,重获新生的期盼之情。  走出懿德楼,回望来时的涤瑕路、浴德路、沐善路,恰如一个罪犯的改造历程,沐善路由北往南呈向上斜走势,朝向监狱大门,寓意着罪犯走上沐善路就如同走上了向上的人生通道,走向了回归的方向。

  文化滋养警营满庭芳香

    这一系列别具心裁的罪犯文化改造之路,是分管教育改造工作副监狱长梁惠芳的精心设计,也是全监警察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监狱警察们对监狱改造事业的一片丹心。  “女犯有个特点,就是容易受到感染,情绪波动大,家里的情况特别牵动她们的心。”教育改造科科长黄明晓说。为了激励信心,弘扬正能量,教育改造科警察带领女犯在监狱内办报、出杂志,讲述监狱内的资讯以及女犯们的服刑故事,一篇篇优秀的作品成为犯人们服刑期间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爱与被爱是女性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我准备离开监狱之前,我有一个心愿,我希望把我的劳动报酬捐出,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2018年12月4日,一监区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卢某将2000元助学资金捐献给了南宁市剑桥实验学校,以实际行动回报对社会的感恩和关爱。  近年来,监区成立了“滴水基金”等帮扶组织,警察自发为困难罪犯捐款,到罪犯家中走访慰问罪犯子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许多罪犯受到感染,也纷纷自愿捐出自己的劳动报酬,帮助监区生活困难的罪犯。  监舍之外,警营里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  党建方面,“五好党支部”“六型班子”争相创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岗位大练兵、道德讲堂等常态化开展。“岗位能手”“岗位学雷锋标兵”“文明家庭”“奉献之星”“服务之星”等评选激励队伍,监狱涌现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邢莉、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兰陵陵、韦丽波等先进典型和模范。  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健步走、气排球、摄影、舞蹈、亲子夏令营、读书会等各具特色,重要节庆的经典诵读、中秋诗会、端午包粽子、三月三山歌会等热闹非凡。  二十九载风雨兼程,二十九载硕果累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广西女子监狱警察职工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监管安全持续稳定,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建监至今连续29年实现司法部监管改造“四无”目标。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3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监狱劳教文明执法先进单位、自治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广西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2018年被评为“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广西监狱系统一面鲜红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