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小楼见证上海公证40年变迁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张海燕
凤阳路660号,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核心地段,这里矗立着一幢三层小白楼,精致美观,古朴典雅。虽隐身于高楼大厦间,但却全天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里便是上海市东方公证处所在地。其前身“上海市公证处”于1980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1991年9月1日,迁至小白楼。 小白楼历史悠久,虽已无从考证它的来历和出处,但它却目睹了上海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亲历了新世纪后上海公证体制的改革创新,也见证了公证为民的点点滴滴。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小白楼,翻开厚重的史录,还原东方公证处的前世今生。
涉外业务敢为人先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的12月,中国似乎没有冬天,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沉睡的大地。 文革时期被撤销的上海市公证处,已沉寂了近20年,仅有少量涉外公证事项交由法院办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涉外公证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史料记载,1979年全年办理涉外民事公证5805件,比1960至1978年办证总和还要多1742件。 重建上海市公证处迫在眉睫,1979年4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同意恢复重建,13人组成的公证小组由此成立,对内却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个处室。 同年12月,一份将公证处划归上海市司法局的申请提交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 1980年4月1日,“上海市公证处”印章正式启用,“盖上这个印章,涉外民事、经济关系就有了官方证明,无论是出国、出境探亲、定居、求学、求业,还是境外人在上海收养子女、境内人继承境外人遗产,都少不了这个证明。”曾经见证了上海市公证处组建历程的沈卫对记者说。 当时上海市公证处负责人是军转老干部陈痕和吕孝芳,原市高级人民法院从事多年涉外业务的朱光明等人对新进来的人员举办业务培训,沈卫至今仍完整保留当时的培训记录和笔记。 “那时我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对公证并不熟悉,于是一边跟着老师学,一边翻阅大量资料,几个月后才可以独立办案。”沈卫说。 事非经过不知难。涉外公证关乎国家信誉,即使面临人少、案多、时间紧等诸多困难,早期公证员仍像“办案”一样严谨对待,每一道程序必须层层核实,公证员亲自到外事办、申请人出生地、单位等相关部门核实,一份公证申请,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出具公证文书。 资料显示,刚刚成立两年,上海市公证处接待群众来访25800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724件,办理涉外公证13500多件,通过办理继承遗产等配合银行从境外调入非贸易外汇近300万元。 与此同时,上海市公证处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开始复制推广,全市24个区县纷纷设立公证处,公证人员发展到150余人。 至1988年,全市涉外公证业务每年已达6万余件,上海市司法局决定把办理涉外公证业务权限逐步下放各区县,这在全国亦是首次。 实践证明,这次下放进展平稳,至1997年,各区县公证处全部开办涉外业务,全市一年办理涉外业务近15万件,公证文书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凤阳路660号的小白楼档案室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部分史料,厚厚的历史资料,诉说着那段激荡人心的燃情岁月。
服务大局勇立潮头
二十九年前,黄浦江对岸阡陌纵横、芦苇摇曳的农田,随着开发开放一声号角,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地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的蓝图已经初步绘好,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股票证券市场、金融市场逐步兴起。 面对诸多新兴市场,公证机构必须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职能,为其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991年7月1日,上海市公证处浦东接待室正式挂牌成立。 当时,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上海市公证处的陈旻已经工作六年。他记得,那年上海市公证处与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开发区等三个开发区签订合作意向书和公证服务协议,为三个开发区的启动、运转服务,办理了一大批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引进外资的公证事项。 而陈旻所在的民事部,也办理了大量诸如房屋买卖、赠与及委托合同公证、公积金贷款、抵押贷款公证,同时还办理了大量的出国留学就读、工作公证事项。“那时公证处只有40余名公证员,忙的时候,每个公证员一天都要承接80余件办证事项。”他说。 也就是那一年的9月1日,上海市公证处迁入小白楼,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到了1997年,上海市公证处调整机构设置,共设一室四科六部,事业得到进一步拓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白楼已无法承载每天大量涌入的办证人员,上海市公证处又相继购入凤阳路598号、528号的物业作为办公和营业用房,公证接待大厅也由小白楼迁至598号、528号大楼。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公证服务方式也在不断转变。 早在2003年,上海市所有公证处在上海市司法局的领导下,完成了行政体制向事业体制的转变,公证业务也从“等、靠、要”变为走向市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上海市公证处正式改名为“上海市东方公证处”,原有的级别优势消失,与其他公证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原先国内公证业务较弱的劣势在市场化竞争下逐渐显现。 2016年,对上海公证行业而言,又是转折性的一年,原有以涉外房地产为主的公证业务受到政策性影响不断减少,而这项业务对东方公证处尤为重要,营收占比接近60%。 “以前蛋糕就在那里,无非就是谁去吃、谁来分的问题,现在蛋糕没了,只能靠自己去做”,党委书记、代理主任王兴和对记者说。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的提出,公证服务也顺势而为,努力拓展市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年9月,东方公证处提出向金融业务转型,增设主营金融公证业务的专业部门,大力拓展相关业务,并与多家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 在王兴和看来,业务拓展固然重要,但质量是公证的生命线。他说:“只有严格规范办证流程、及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质量监督检查,才能彰显公证机构的证据力、公信力,充分发挥服务大局、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智慧公证便民利民
两年前,全国公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一定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在每一个公证员的执业活动和每一件公证的办理环节上。 同年9月,上海市司法局顺势而动,成立“智慧公证”专项推进组,并将研发基地设在上海市东方公证处。 为推进“智慧公证”项目建设,上海市东方公证处于2018年5月起,配合开展“智慧公证”对外试运行工作,2019年起,上海市所有公证机构全面上线“智慧公证”系统。 据了解,“智慧公证”系统包含了十几项自动辅助核查功能,该系统通过与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为办理公证业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核实手段。 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办理“无犯罪公证”等简易公证事项,从录入身份信息,到身份信息自动核查、人证自动比对,只需要按照流程操作,就能快速出具公证文书,大大缩短了公证办理时间,切实让老百姓“只进一个门,少排两个队”。 此外,“智慧公证”系统还包含了“赋码监管”功能,在“智慧公证”系统中,每一个公证案件都被赋予了一个单独的公证核验码,通过赋码监管平台可对每一个公证案件的操作记录进行全程可追溯,加上办证、审核都有视频监控留痕,实现了对公证办理的全流程监督、全过程留痕。 办理了三十余年的民事公证,陈旻不禁向记者感慨:“现在工作节奏真是越来越快了!” 自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工作开展以来,像驾驶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只要符合快速办理条件的,3个工作日内即可出具公证书。此外,东方公证处还做出了“一年365天,天天受理;一天24小时,时时发证”的服务承诺。 目前,上海公证机构已不满足于“最多跑一次”的承诺,正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实现“一次都不跑”的承诺。 新时代,新使命,小白楼将肩负起更加庄严和神圣的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40年不忘初心再出发,上海公证必将乘风破浪、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