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司法行政系统进万企送法治大礼包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用人单位再次聘用离退休人员,在签订书面协议时也要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内容……”在安徽铜陵精达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里,一堂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为主题的法治课开讲。
透过一块屏幕,公司总部与广州、苏州、天津等7个子公司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不时就主讲律师抛出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一堂课下来,“你问我答”30多回,学员们感叹“信息量真大”。
这样干货满满还不收学费的法治课,是安徽省“送法进万企”活动中人气很高的“礼品”之一。自4月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各级司法行政系统组织普法宣传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走进企业,为企业送去法治宣传、法治体检、法律援助等“法治大礼包”,目前已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3715场次,免费提供“法治体检”3652次,援助企业劳动纠纷案件7740件,大大增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法治宣传贴合企业需求
阜南县“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走进晶宫绿建集团,对企业员工经常遇到的劳动安全问题以及劳动争议进行了以案释法;临泉县司法局普法宣传员走进强钢玻璃公司,就如何健全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及避免法律风险进行了详细讲解……
7月,按照“选点进行、分批开展”的思路,阜阳市司法局首批选择了27家公司开展法治巡讲,行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法治宣传进企业是“送法进万企”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期间,安徽省各级司法行政系统组织普法讲师团赴企业、商会、工商联集中开展巡回法律宣讲活动,阐释党和国家关于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解读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记者注意到,巡讲课程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而是主动贴合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的。很多讲课老师在开课前会收集所到企业的法律困惑和法律诉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课程设置不仅有涉企法律政策的“理论课”,还有指导法律维权的“实践课”,让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其职工的懂法守法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都得到增强。
在课堂外,法治宣传的触手也在不断延伸。各地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以案释法、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表演等形式,普及涉及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对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进行法律解读和舆论引导。同时深入企业指导和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制定法治宣传计划和重点普法清单,提高企业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培育企业法治文化,提高法治宣传覆盖面。
落户岳西县的大别山建筑公司、海能燃气公司等10多家公司,前不久就参加了当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检验了一回法治课堂学习成果。“以前一讲到法律法规会感觉比较深奥,现在通过这种接地气又有趣味性的方式学习,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学到了很多真本事。”参赛选手们说。
法律服务帮助纾困解难
一次“法治体检”,安徽快乐真棒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没有想到查出了一堆“毛病”:合同审核意识弱、合同分类授权管理不明确、合同归档率低……
拿着“体检报告”,对着“处方单”,该公司在法律服务团的帮助下,赶紧完善了法人授权委托、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审批等多项规章制度,起草审查合同8件次,挽回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达1100万元。
“法治体检”是安徽省内企业享受的一项普惠性的法律服务。在“送法进万企”活动中,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整合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212个省市县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免费提供专业化“法治体检”,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审查规章制度、出具法律意见、调处劳动争议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经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
除了“法治体检”,各地还不断丰富法律服务内容,拉长“福利清单”。其中包括,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上门为企业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完善民商事纠纷仲裁机制,优化程序规则,提高解决涉企矛盾纠纷的效率和水平。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律师事务所与企业“一对一”结对共建,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关键环节,为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提供法律咨询。
部分地区还精准绘制了法律服务的时间表。在铜陵市经开区,每天有援助律师值班服务企业,每周要解析一个涉企法条,每半月组织法律顾问进企答疑,每个月组织律师开展讲座,每季度编印普法读本供企业员工阅读,每年开展企业“法律明白人”培养和业务培训,将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融合,让学法、见法成为常态。
一组数据可以展示法律服务的效果。截至目前,全省已为企业免费提供专业化“法治体检”3652次,梳理全省企业法律风险点4425个,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意见建议2500多条。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受理企业劳动纠纷案件7740件,援助9522人。
人民调解打通矛盾堵点
因为承揽合同纠纷,和县的一家广告公司与代加工人员毛某闹得很不愉快。
毛某抱怨说,广告公司委托他加工相关业务,经双方结算,广告公司负责人付某出具了一份5.6万元的欠条,但到期一直未支付。无奈之下,他起诉到法院,要求付某偿还广告费用5.6万元及逾期利息。
和县法院引导毛某选择了诉前调解程序,并将案件委派至和县民商事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介入后,及时联系付某,得知其资金不足的难处。经过多番调解,毛某同意免除了利息,付某也将欠款一次性付清。就这样,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没用10天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相比单纯的诉讼渠道,商事调解更多地考虑到商业行为所追求的效率性,成本低,对抗性弱,又有利于修复关系。这样集聚多种优势的纠纷化解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地覆盖到安徽省内企业。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送出的“法治礼包”中就有“调解包”。按照安徽省司法厅要求,各地要开展人民调解进企业,积极推动各地依托商会组织建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健全商会人民调解工作机制,选聘人民调解员进驻企业或建立人民调解组织联系点,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纠纷,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同时,各地还发挥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及其他各类调委会的职能作用,对企业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调解责任人,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开展调处,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截至目前,各地已有一批优秀调解员进入企业,化解各类矛盾8457起。
安徽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围绕“送法进万企”活动,全省16市深入企业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进企业、法律服务进企业、人民调解进企业“三进”活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建立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服务机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和深化活动成果,促进服务企业各项措施常态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