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来的“大状”成为村民自家人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新建 邓君 文/图□ 通讯员 李博文
从化驻村律师开着写有订制标语的汽车在村里开展工作,提高村民对村(社区)法律顾问的知晓率。
“城里来的‘大状’(律师)就是我们的‘自家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的英婶儿说。在从化,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已然和村民打成一片。然而,4年前,广州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已然一年有余时,从化区的群众还不知道法律顾问是干什么的。 从化位于广州东北,与惠州、韶关、清远相接,是典型的山区。“从市区到从化走高速路要用一小时,到最偏远的村镇得3个多小时。”从化区司法局局长陈泽荣说,从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多亏一群有情怀讲奉献有热情的律师。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了解到,4年来,从化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从台账一片空白、法律顾问坐等群众上门,发展到主动进村入户掌握社情民意;从运用土办法解决“水土不服”问题,提高知晓率,发展到投身智能便捷平台服务群众;从无人知晓,发展到如今群众夸赞,步伐越发坚定。
同生长
刚从从化西部鳌头镇埔锦村接受一起土地置换咨询回来的律师陆文鸿,虽说是个“90后”,却已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3年了,担任鳌头镇中塘、黄罗、汾水、埔锦4个村的法律顾问。从起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淡定自若,他以自我成长见证着从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成长。 从化农村土地纠纷比较普遍。陆文鸿直言,刚进村开展工作时,村民不信任他这个毛头小子,而且开展调解得用村民听得懂的话,村民大多拿不出证据文书,光讲法律行不通。更多的时候要在法律框架下灵活适用法律规定,依托情理进行调解。因此,陆文鸿改变策略,自己作为辅助力量跟着村干部们调解,提供相关法律意见,同时学着运用他们的方式开展工作。几年下来,陆文鸿逐渐与村民、村干部打成一片。 不久前,张某在中塘村某经济社承包的一块土地上挖鱼塘搞起养殖业。有了隔壁村村民掉进池塘发生意外官司打了许久的前车之鉴,眼看着池塘挖得深又紧邻村道,有村民提出,池塘边上没有栏杆和警示牌,万一有人掉进去应该由谁担责? 村民们希望,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要由承包人张某负担费用,可张某说池塘实际使用人是他的侄子小张,小张却提出要合同签订人张某同意。村民们找到村法律顾问陆文鸿寻求解决之道。 陆文鸿迅速赶到村里,厘清争议点并进行释法答疑。 陆文鸿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实际使用人和承包人不一致,一旦出事,实际使用人的管理责任比较大。他建议通过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先把承包人变更为实际使用人小张,并由小张出资建设围栏和警示牌;如果小张不愿意重新签订合同,可以通过承包人、使用人和经济社三方达成协议,再由小张出资建设围栏和警示牌。 陆文鸿和村干部先做小张的工作:“如果尽到管理和警示义务,经营风险降低,即使发生意外也有可能免除责任。”同时,陆文鸿也从小张的投资和村集体利益角度说服村民让步,并召开经济社会议达成协议,承诺在2023年到期时让小张优先续租。 最后,小张根据陆文鸿的意见做通了大伯张某的工作,促成三方签订协议,小张出资建设了围栏和警示牌,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一块砖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挂点从化几个最远村镇的律师张志伟笑言,虽然村居法律顾问实行的是双向选择,可是身为广州市律师协会从化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的他,哪怕是冒着被误会的风险,也要做好兜底工作。 张志伟挂点的良口镇长流村、乐明村,位于从化最北端。“从良口镇到村里山路坑洼十八弯,绕来绕去开车开到吐,一年来已爆胎3次。”他说,偏远山区通讯信号微弱,有一次在进村的路上与法官通话时失去信号,以至于法官打电话给当事人说:“你的律师不靠谱,老是挂断我的电话。” 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热情饱满的张志伟,却在2014年刚进村时坐足了冷板凳。“我在鳌头村委会坐了一天也没有村民来咨询。”张志伟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村民有事才到村委会,所以坐等上门咨询行不通。 “村民不知道有村(社区)法律顾问,也不知道法律顾问是干什么的,尽快提高村民对法律顾问的知晓率迫在眉睫。”张志伟加强与村干部的沟通,请他们收集村民的需求和问题,集中处理。同时,结合农村实际,专门找到广告装饰的专业人士,选取可以撕贴的材料,订制“村居法律顾问服务车”的贴纸贴在私家车上。 “我开着贴有标语的车子在村里转悠,让更多人知道了法律顾问的存在。即使有不识字的村民也会好奇询问。”张志伟说,效果逐渐显现出来,接到村民的电话多了,村干部来电要求他进村的次数也多了。 去年8月的一天,少沙村经济社梁社长打来电话称,村里因土地征收该不该给外嫁女分红问题吵得不可开交。部分村民认为,村规民约中约定外嫁女无权分红,不管法院怎么判,也不能拿出钱给外嫁女。 张志伟立即赶到少沙村,数十名村民在梁社长家里仔细听了张志伟的法律意见,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当即表态同意给外嫁女分红。 “我目前案源稳定,之所以仍然挤时间进村参与法律顾问工作,一是回馈社会,二是倒逼自己成长。”张志伟说,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能够接触到农村实际,让自己的知识面不断丰富,也是一种成长。
干实事
老家在从化吕田镇的律师胡海源,一直把进村服务当成做善事:“支援家乡工作不但能舒缓身心,还能为乡亲们干些实事。” “妹妹今年50多岁了,住在精神病院。眼看着我们兄妹年纪大了,百年后谁管她啊?”去年年初的一天,胡海源在村委会值班时,接待了一名妇女。这名妇女的妹妹陈某早年与丈夫郭某育有一女,后陈某精神病发作,郭某带着孩子返回家乡四川生活,如今已经失联十多年。 “患有精神疾病的陈某是有丈夫的人,但夫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经过分析,胡海源决定通过申请“五保户”让陈某能够养老善终,首先要做的是解除陈某和郭某的夫妻关系。 为此,胡海源首先在陈某清醒时征求了她本人的意见,陈某通过录制视频表达了离婚意愿。随后,胡海源向陈某的邻居、居委会、亲友以及精神病院的医生等进行了大量的取证,通过诉讼指定了陈某的监护人,认定陈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胡海源自费飞往四川到郭某的户籍地为陈某提起离婚诉讼。以为是来追偿扶养费和医药费的郭某接到法院通知后迟迟不敢露面。胡海源多次电话、微信与当地经办法官沟通,法官专门到郭某的家里做了多次工作后,郭某总算同意出庭。 考虑到陈某不适合长途劳顿去到四川开庭,胡海源建议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组织双方参与开庭调解。7月5日,在法院的支持下,胡海源促成了微信开庭审理。此案成为当地法院历史上第一宗微信开庭案件。 今年年初,陈某正式享受到“五保户”的待遇。“妹妹的生老病死以后都有政府管,我们总算放心了。”陈某的哥哥姐姐专门给胡海源送来锦旗。 “进村入户次数多了,跟附近村子的乡亲们熟悉了,他们新居入伙、娶媳妇等都要给我发请柬。”乡亲们对自己的这份认可,让胡海源打心眼里高兴。
新模式
陈泽荣介绍说,从化的村(社区)法律顾问依托当地政府打造的政务平台——“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开展工作,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服务模式,打造“最便捷的法律服务平台”。 登录“仁里集”App,记者发现,已经有2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开通服务,发布值班和讲座时间、接受咨询等。开通不过几个月,仅汾水村就已经有50多人次足不出户接受法律服务。 不仅是村里常住村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等也享受到同等村居法律顾问服务。 今年4月,家住从化市区的方某通过“仁里集”咨询了儿子的工伤赔付问题。由于材料不完整,案情比较复杂,村法律顾问建议方某到村委会现场咨询。 原来,方某的儿子入职第二周在搬运货物时砸伤脑袋,经鉴定属于“生活不能自理、劳动能力基本丧失”的重度残疾。虽然其所在公司一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支付工资和补偿金,但由于公司于事发后第二周才购买社保,社保基金不能支付一次性补偿金。 驻村律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工资、补偿金、营养费、误工费等进行了详细计算和法律指引。 后来,梁某拿着律师给出的清单,很快与公司达成协议,解决了方某儿子的生活问题。 据统计,近3年来,法律顾问为从化区274个村(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3459件,其中出具法律意见427件,提供法律咨询8550次,开展法治宣传3185次,参与人民调解583宗,提供法律援助61宗,提供其他法律服务653次,累计服务对象2713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