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品牌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林峰海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山东,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山东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充分吸取儒家思想、齐文化等传统法治文化精华,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品牌,发挥法治文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法治化育、优化环境、规范引领的作用,努力为打造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金招牌,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深厚的法治文化支撑。

  着力在做好三篇文章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齐鲁法治文化建设时代性

  坚持把加强齐鲁法治文化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快法治山东建设,提升全省政法工作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灵魂性工程来抓。努力做好三篇文章:

  谋划好。省委高度重视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的意见、省委深改委通过的《山东省法学会改革方案》作出部署,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提出要求。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将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确定为六大工程之一,全省政法领域深化改革方案将齐鲁法治文化建设列入改革措施。

  调研好。将齐鲁法治文化建设列入全省政法调研课题,组织全省政法机关和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召开齐鲁法治文化建设论证会、重点课题成果交流会,增强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推动好。召开齐鲁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议,制定《齐鲁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部署基层调研、法治实践、人才培养、阵地建设、特色品牌五项行动、十项措施,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提高齐鲁法治文化建设制度化、实效化水平。

  着力在推进四项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性

  坚持把握方向与基层实践相结合、传统法治与现代法治相结合、科学推进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将法治文化条理化、有形化、身边化,切实把齐鲁法治文化立起来、强起来。

  推进齐鲁法治文化政治建设。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双百”报告会,分别学习贯彻新修改的宪法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在全省法学法律界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创新思想政治“四四七”工作机制,严格《加强对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关于加强全省法学会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四项制度,实行省委政法委、法学会统筹、研究会引领、单位管理和个人自律四结合模式,严格学术活动、意识形态责任人、方案、主题、报告人、参加人、会议材料、新闻报道七把关,坚决防范错误言行,确保正确方向。

  推进齐鲁法治文化研究力量建设。牵头成立全国政法智库联盟,建设山东政法智库集群,构建109个研究会、50所法学院所和政法实务单位参加的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研究共同体。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专项课题、15个齐鲁法治文化研究基地,创办齐鲁法治文化大讲堂、泰山法治论坛,研究成立齐鲁法治文化研究会,深入开展齐鲁法治文化研究。

  推进齐鲁法治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建设法治文化宣讲工程,采取专家团、青年普法进基层等形式,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建设法治文化示范引领工程,公布首批42个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建设群众身边法治文化工程,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4045处、法治文化长廊7650条、村居法治宣传教育中心22968个。建设法治文化媒体工程,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刊发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系列文章,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推进齐鲁法治文化人才建设。率先召开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出台17项措施,设立100个法治人才培养基地、10个政法干部培训基地,选树首批66名全省法学法律研究领军人物,优化全省法学法律人才专家库,开展全省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涉外法治人才调研。建立环渤海法学教育、全省法学教育研究交流机制,举办六届环渤海法学教育论坛、九届全省高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三届全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二十五次优秀法学成果评选,促进优秀法治人才脱颖而出,一名专家被聘为长江学者,一名专家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

  着力在打造四个环境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齐鲁法治文化建设实效性

  坚持以法治文化统领法治实践和法学研究,服务省委八大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四个环境。

  打造法治营商环境。开展“三打、三治、三清”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违法犯罪问题。成立新旧动能转换法治保障研究基地,组成15个课题组和百个法律服务队,深入700多家企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法律保障中心,开展涉外培训、交流和法律服务。

  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深化全省政法领域改革,率先开展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案件重点线索,开展导向性、典型性案件指引工作,组团跟进服务全国首例微信群移群纠纷案、济南农商行彭博案,对重要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专家论证,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召开全省基层法律服务现场推进会,打造50个基层公益法律服务示范单位、10个公益法律服务品牌,涌现出护航者行动、居家养老法律服务中心等做法,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打造和谐稳定环境。以六个不发生为目标,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大庆全省安保维稳任务。坚持先行先试,在今年中央政法委有关会议上,山东省和威海市两次介绍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做法。形成济南历城区“法治六进”、淄博临淄区“礼法共用”、高密市“法治家园”、威海文登区“传承文登学精神”等颇具特色的基层法治实践经验做法。成立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山东省民商事调解中心,加强社会稳定投入与产出等重要课题研究,取得500多项成果,多项成果上升为决策,转化为制度,进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