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再紧迫也得讲法治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晁星

  近日,针对个别地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简单粗暴问题,公安部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禁过度执法、粗暴执法。

  战“疫”打响以来,一系列基层“硬核”防控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出现。比如,村庄挖断路基阻隔交通,跑步未戴口罩被按倒在地,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遭防疫人员打砸……这些画面在社交媒体热传,确实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我们不否认许多做法的初衷是“为了大家好”,但如此任性地一断了之、一封了之、一砸了之,于法无据、于理不合、于事无益,显然有悖法治精神。这不禁让人思考,疫情当前,各地尤其是广大基层,如何保证战“疫”沿着法治轨道行进?

  严控不能失控,“硬核”不能硬来。从实际情况看,基层防疫压力大,难免会有焦虑、急躁情绪,但“法无授权不可为”,事急不能“从权”,更不能“越线”。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急病”等不得慢郎中,可殊不知,违背法治精神的权宜之计看似高效,却往往适得其反。个别“不择手段”的错误示范,不仅会造成社会情绪反弹,也会透支法治权威与政府公信。

  尊崇法治、依法办事,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长期目标,而法治建设,目的正是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疫情当前,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如对疑似病患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在公共场所进行必要检查、监测等,都是必须的,公众有责任也有义务遵守规定、配合工作,为此让渡一部分自主性、舒适度。但防控手段不仅要合乎防控目标,还当坚持正当程序及“比例原则”,采取对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不能因为目的的“正当性”,就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讲,依法防控既要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也要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不折不扣依法防控。

  疫情防控不只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验。在这场抗疫的全国总动员中,法治是基础。宏观上看,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是战“疫”的重要抓手。而法治风尚的形成,则需要各方在实操中磨砺法治精神、践行法治理念。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及时纠偏错误行为,才能让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依法防控,越是吃劲,越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威严,激发齐心战“疫”的力量,以及社会前行的长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