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中的杭州普法人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 通讯员 沈燕萍
日常中,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当疫情来临时,他们迎着困难,选择了逆行,奋勇冲上第一线,变身为社区值班员、交通卡口志愿者、群众代购员、口罩厂临时工人……
他们就是浙江杭州普法人!在防控疫情一线,散发着光和热。
口罩“临时工”
1月29日,建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干部汪巧婷收到《关于招募第一批机关党员干部赴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开展志愿活动服务的通知》,当即决定参加,到生产车间制作口罩。
为保障口罩生产的安全性,厂区对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统一食宿,不得外出,日均工作8小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她的双手很快就布满了倒刺和小伤口,平时有些娇气的姑娘变得异常坚强。
“紧要关头不能怂,我多做一只口罩,就能多一个人得到保障。”这名90后党员干部一直这样给自己打气。
汪巧婷在结束第一批为期9天的志愿活动后,又继续报名参加第二批和第三批各7天的志愿活动,她的口罩贴棉产量也从日均500只提升至4200只。
截至目前,建德市司法局共派遣8名干部到口罩厂当“临时工”,参与制作口罩236800只。
筑起安全屏
“共产党员有两条命:一条生命,一条使命,都属于党组织。小区居民需要我时,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不能不管他们!”说这句话的是下城区老党员、人民调解员周鸿英。
已经75岁的周阿姨,依然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白天,周阿姨带头宣传大家要遵守党和政府的各项规定,在小区里组织三和交流室的骨干们通过电话、微信、喇叭向小区居民进行广泛宣传。
她将儿媳托人从国外买来自用的150个口罩,送给志愿者和没戴口罩进出小区的邻居,同时购买了近5000元的日用保健品和卫生用品,看望邻居尤其是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家庭。除此之外,她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向区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5000元,用于抗击疫情。
晚上,周阿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值班点站岗到晚上9点半,回家后还通过微信解答居民咨询,一直忙到深夜。
隔离不隔爱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普法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杭城增添了温暖底色。
受疫情影响,理发店等服务行业暂停营业。上城区普法志愿者张能庆为了解决众人的“头”等大事,组织7名拥有绿色健康码的普法志愿者分赴周边6个社区,为居民免费理发。
江干区彭埠司法所协理员小辉,负责值守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作为保障组成员,他也是这里出了名的“代购”小哥。自春节以来,他每天都通过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的方式记录下所有医学隔离对象所需的生活用品,再一一为他们去超市跑腿“代购”。除了采购工作,他还负责代收医学观察对象的快递和外卖,当起了“店小二”。
在杭州普法人群体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疫情之下,杭州普法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责任、用担当,为社会献上一份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