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区矫正“彩虹计划”点亮所有美好和希望

时间:2020-02-27 来源: 作者:

“导盲”游戏让社区矫正人员体会信任与合作。

河北省邢台市某十字路口,交警正在疏导交通,行人车辆有序通行,暴脾气小伙胡度因心情不好,竟不管不顾一脚油门下去,车辆闯红灯冲向路中央,路口通行车辆、行人纷纷躲避……胡度最终被警方控制,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责,因情节轻微,被判缓刑,在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进行社区矫正服刑……而如今的他,与过去判若两人,遇事冷静,懂得三思而后行,工作、生活因他的脾气改变而更和谐,胡度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人生路。这些改变源于胡度在社区矫正期间参加了青少年社区矫正“彩虹计划”。在那里,他走上了改变之路。

青少年社区矫正“彩虹计划”是河北省邢台市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由共青团河北省邢台市委联合邢台市司法局、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司法局共同组织开展,通过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参与,强化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探索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侧重日常监管,社工组织侧重学习教育、心理矫治、社会适应性帮扶的工作模式,帮助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发现和改善自我,助其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情绪管理让他们静心看世界

和胡度一样,不少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存在情绪管理失控的现象,这个群体更需要的是情与法的感化与教育。司法局除了日常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普法教育、劳动教育等常规社区矫正管理举措外,他们将功夫下在了我们看不见摸不到,却起着关键作用的心灵感化教育上。

“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小组是河北省邢台益襄社工组织加入社区矫正工作中后开设的一个教育成长小组。社工通过“金色人生树”“察言观色”等游戏环节,使社区矫正人员认识情绪的种类,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通过“自我检视”及理论讲解等主要环节,使社区矫正人员分辨正负向想法及其所引发的情绪、行为,进而接纳自己的情绪;通过“情景窗体”“情绪垃圾桶”等环节,使社区矫正人员学会情绪表达的恰当方式与正确的态度,把控自身情绪表达与宣泄。一次次的交流与学习,胡度彻底与以前的自己告别了。“想想都觉得以前的自己有多可怕!以后可不能冲动了。”胡度在情绪小组交流会上,向大家吐露心声。

对症出方让他们找回真我

90后的任兴,有着普通年轻人少有的经历。父母两次离异,给任兴的青少年时期蒙上阴影。上学时,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任兴上学旷课,经常与人打架,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高中毕业后,任兴就开始步入社会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任兴听说了催债的工作。于是,他开始帮人讨债。“不给钱,就来硬的。”任兴直接将欠钱人囚禁了起来。最终,对方家属报警,任兴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根据其初犯情节,对其以非法拘禁罪,判处缓刑。社区矫正期间,任兴初次接触“彩虹计划”,对社工老师很是不屑,很不配合工作。

社工张老师针对任兴的情况,开展了心理疏导。人都是有感情的,张老师设身处地为任兴分析了他的处境,以后的出路以及对家庭的看法,这些让任兴冰冷的心感受到丝丝暖意。“你来和大家一起摆一下这些箱庭吧!”张老师对任兴很有耐心。张老师所说的箱庭正是我们平常说的沙盘。通过几次箱庭游戏,看到箱庭中“独立的树木,封闭的房子”造型,张老师看到了任兴内心的孤独和安全感的缺失,和任兴一样的社区矫正人员渴望着温暖与尊重。

“送你们每人一本书,还有印着你们名字的精美书签,希望你们读好书,走好路,迈向新的人生。”社工老师们点点滴滴的关爱与尊重让社区矫正人员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这是任兴在参加“重建自己,创造生命的奇迹”成长沙龙中遇到的情景。“学习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努力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得以舒展和绽放。”大家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下课后,任兴主动和其他“同学”打扫起了卫生,大家的脸上洋溢出了自信的笑容。

德行感化让他们做合格公民

在一个崎岖不平的山林间,社区矫正人员两人一组,由一个明眼人带领另一个戴上眼罩的“盲人”跨山石,越荆棘,体会信任与合作在困难中的价值,让大家在行动中学会协调合作。这是河北省邢台市组织社矫人员参加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场景。

此次活动围绕“德行、互惠”主题开展,通过不同方式方法让大家感受人与人相处的规则,提升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活动中,传统文化学者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文化经典讲解。通过引经据典,为社区矫正人员讲解“仁、忍、任、尽”人之四德,启发社矫人员做一个仁爱、坚韧、负责、尽力的合格公民。

河北省邢台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与参与各方共同制定“彩虹计划”实施方案外,司法局还派出了专人进行活动跟踪,对活动实施效果进行全程跟进,保证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学到很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以后为人处事心里有底了,不要冲动,我们要用自信迎接新生活!”参加“彩虹计划”的社区矫正人员表达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