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数十年 见证监狱旧貌换新颜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四川省监狱强力推进监狱布局调整和改革发展创新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两个“五年三步走”发展规划,创造了从追赶到超越并迈进“全国一流监狱”方阵的成绩。而这背后,离不开所有监狱民警默默的付出与坚守。请听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专题《高墙巨变四十年》第二集——《坚守数十年,见证监狱旧貌换新颜》。由四川台记者刘国庆采制。
【1112-17四十年第二集,3′34″】(现场声音压混:这里刚刚初建的时候我就来过,奠基的时候我也来过,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流泪了,太激动了,变化太大了……)11月8日,雷马屏监狱的陈列馆里,89岁的退休职工陈传禹望着监狱往日的那些图像资料,瞬间热泪盈眶:我看了我们新监狱,看了几次了,一年比一年的变化大。走上步看下步,一步比一步高,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雷马屏监狱,因横跨凉山雷波、乐山马边、宜宾屏山三县而得名。1952年,根据毛泽东主席“三个为了”的方针,在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同志的亲自批准下建成。也正是在那一年,刚从部队转业的陈传禹,被分配到了公安厅,原本可以留在成都,但是,陈传禹做出了一个令他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决定:我说,我们不去!我们要到艰苦的地方去,于是我就带了三个人来到了雷马屏。初到雷马屏监狱时,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的更恶劣:服刑人员被分散关押在100多个山头,居住的全是草房。一年四季,大多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我们睡的是竹子绑的床,屋里面还在长菌子。这样的潮湿!虽然天上没下雨,但是屋里的雨却从来没有停过,因为是茅草房。即便是在如此清苦的环境下,陈传禹却从未想过放弃。1977年,是改革开放的前一年。这一年,陈传禹的女儿陈豫正式进入雷马屏监狱,成为了一名办公室的文员。在随后的几年里,雷马屏监狱修建了沙沱水电站,解决了电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了电冶厂、机修厂、水泥厂、煤厂等,逐步形成了高山林业、中山茶业、低山工业的格局。作为监狱的第二代人,陈豫见证了这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条件真的好多了,我们以前在山里的环境真的很艰辛。但是跟老一辈相比,我们当时的环境却还算是好的,不管是从各个方面来看。所以我们感到很欣慰。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监狱管理工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确定:“以前就是劳动改造,后来才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2012年,乘着我省监狱结构布局调整的春风,雷马屏监狱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城市里,并按照国家标准修建了围墙、电网、监舍,还通过信息化措施进行技术防控。不断更新的环境及管理方式,早已超出了陈传禹的想象。如今,陈传禹和他65岁的女儿陈豫已经从监狱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几年前,他的外孙女张皛雪通过招考正式进入雷马屏监狱,成为教育改造科的一名民警。在他们看来,监狱工作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使命。它需要坚守,也需要传承:我觉得我的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已经坚持下来了,走到了今天。我觉得我应该继承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把我现在的本职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