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垃圾分类年底前实现全区域全流程实时监管
17个街道建成垃圾排放登记系统,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体系,构建“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8月14日上午,记者从东城区召开的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获悉,年底前,东城区将实现垃圾分类全区域、全流程实时监管。
记者从东城区城管委了解到,今年,东城区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全覆盖,787家党政机关、2737家餐饮企业纳入餐厨垃圾规范管理。今年上半年,全区生活垃圾总量同比减量2万吨。“目前崇外、建国门和龙潭3个街道建成垃圾分类排放登记系统。”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该系统将覆盖全区17个街道。
除了垃圾分类排放系统,年底前东城区还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体系,通过在垃圾收集容器上加装身份标识、在密闭式清洁站及运输车辆加装称重计量设备,构建“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实现对各类垃圾的投放、收集和运输的全流程实时监管,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撑、数据支撑和管理支撑。同时建立区级平台,实现区、街、社区数据互联互通,对参与率、分出率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前,东城区已完成9大类111项6893个责任主体基础信息普查,绘制分类设施点位图、车辆收运路线图。95辆前端分类电动收运车在片区内循环收运,每个街道设立1-2个厨余(餐厨)垃圾收集转运点,与市环卫集团39辆纯电动厨余(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对接,实现全流程闭环运输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东花市街道以“绿猫”APP,积极开展线上厨余垃圾打卡兑换生活用品活动;建国门街道首创“物质—文明”双积分制度,除物质积分和现金回馈之外,还累计文明积分,将积分与便民商业网点、胡同停车管理等优惠挂钩;崇外街道推出厨余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相结合的“两网融合”工作模式,居民通过APP在线预约或者电话预约的模式,垃圾分类服务公司30分钟内上门回收。
“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深度知晓率和参与率,引导群众准确掌握垃圾分类‘四分法’内容和方法,根本上推动垃圾分类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城区正在积极推动“党建+垃圾分类”,借助党员“双报到”活动,调动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动街巷长、小巷管家、楼门长、志愿者等参与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健全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居委会、物业公司动员居民践行文明公约,让居民自治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东城区组建了区、街两级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各部门、单位及社区为成员,统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积极争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今年年底,还将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制分类达到100%。”东城区城管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