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引起的思考
前不久上映的国产电影《误杀》,将故事设定在泰国边境城市罗统。这是一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影片男主角李维杰与妻子阿玉以及两个女儿平静地过着生活,乐善好施的他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李维杰经营一家网络公司,维持生计,除了信奉佛教外,李维杰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时,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被罗统警察局长拉韫的儿子素察侮辱并拍下视频。后来,骄横跋扈的素察拿着视频,上门再次对平平及其母亲阿玉进行威胁,却被平平误杀。惊慌失措的母女俩冒雨将素察尸体埋在自家院子里。
第二天早上赶回家的李维杰得知昨晚家里发生的事后,并没有立即报警,而是利用自己从电影中学到的蒙太奇技巧,用空间和时间的交错缝隙,制造了全家不在场的证据链。“要是看过1000部以上的电影,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压根没有任何离奇的事情”。李维杰用电影中疑犯逃避警方侦查的方法,制造了完美的人证和物证,加之告诉家人如何应对警察询问的训练,这让警方打消了对其一家人的怀疑。
不过,救子心切的拉韫很快识破了李维杰的计谋,但因毫无证据,无法将李维杰定罪。不过拉韫坚信:“仔细研究过1000个案子,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案子”。她指使下属桑坤对李维杰一家严刑逼供,甚至对李维杰6岁的小女儿安安拳脚相加,最终迫使小女儿说出了素察的埋尸地点。正当警方以为破获此案时,却发现安安指认的埋尸地点埋葬的却是一只羊。原来李维杰瞒着家人将素察的尸体悄悄地转移到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得知真相后,当地民众对滥用职权、严刑逼供,甚至对未成年人使用暴力的拉韫和桑坤进行围堵和殴打。案件经过媒体的曝光发酵,迅速引发了针对罗统地区警方的严重暴乱。看到自己案件引发的社会动荡,看见自己亲友邻居都卷入其中,看到僧人不再接受自己的布施,李维杰最终选择了投案自首。
本片翻拍自印度影片《误杀瞒天记》,从片名的区别就可以看出,《误杀》在保留原版误杀的主要情节基础上,对影片做了较大的改动。印度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瞒天记”,而《误杀》则偏重于误杀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后果以及对引发这种后果原因的反思。为什么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会在罗统地区引发轩然大波,甚至会触发群体性暴力事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当地执法公信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即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他们说真话还是假话,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
事实上,正如片名《误杀》所示,素察被误杀,完全是由于李维杰大女儿防卫过当所致。对于防卫过当造成的损害,只要向警察说清楚,在量刑上肯定会宽大处理。但平平和阿玉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报警,李维杰回家了解事情真相后,也没有报警,而是想方设法制造全家不在场证据,帮家人摆脱嫌疑。凡此背后的原因都源自李维杰一家人对于警察的不信任。而造成这种不信任感的原因就在于当地警方执法不公。
恩格斯曾言:“文明国家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关加在一起还要大的‘权威’”。警察之所以拥有如此大的权威,就在于警察执法,承载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警察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不仅会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更会造成执法公信力的透支,致使执法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一旦执法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法律信用危机。而影片则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执法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所引发的严重危害。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凡是因不公平而受到损害的人,只要他们有能力,总会用强力来纠正他们所受到的损害;这种反抗往往会使惩罚行为发生危险,而且时常使那些企图执行惩罚的人遭受损害。”李维杰之所以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就在于他曾目睹警察滥用私刑,对执法警方丧失了信任,于是铤而走险。
而群众之所以殴打、围攻桑坤和拉韫,就在于他们和李维杰一样对警方失去了信任,只能利用群体性强力来纠正警方的不法行为。当这种对执法部门不信任感弥漫整个罗统地区时,最终只会导致社会动乱。这也就是一则普通的刑事案件会在罗统地区引发社会动乱的原因。因此,唯有执法公正,才能深得民心。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