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出行难?北京首推“社区交警”解民难
说起“片儿警”、“交警”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社区交警”,很多人都觉得还是新事物。
自2019年起,北京市交管局创新“接诉即办”工作方式,在丰台区东铁营街道蒲黄榆第一社区试点,挂牌成立首个“交通警务工作站”,“社区交警”首次亮相。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交管局中心区交通支队副队长任素永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社区交警”服务机制的出现,让社区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据了解,去年北京市12345热线“接诉即办”开展以来,北京交管局承办12345热线派单46322件,派单响应率保持100%,解决率从55.8%上升到85.1%,群众满意率从59.7%上升到93.2%。
违法停车、道路不通 标本兼治推动交通综合治理
蒲黄榆第一社区是个比较典型的老旧小区,地下无车库,地上没有正规停车位。
“去年3月到7月,不少居民向12345热线反映停车难、出行难等9项问题。”任素永介绍说, “交通警务工作站”成立之后,交管部门依托交通警务工作站,自去年8月以来,交管部门已收集办理了8件居民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同样,在海淀厂洼社区,也是个老旧小区,三方物业管理,紧邻河边道路、周边小学,社区交警协调街道,在路侧规划停车位481个,引入收费管理、规范停车秩序,社区违法停车、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他介绍,在39个交通问题突出、交通诉求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社区均成立了“交通警务工作站”,党员交警干部“驻点式”沉入社区,着力推动解决市民家门口的交通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社区交警开展工作以来,对10个重点针对“停车难”问题的社区,积极协调,强化管理。
据介绍,全市首位“社区交警”陈文军上岗,实地探访调研,倾听居民心声,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他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过去一个车位都没有的老旧小区生生“挤”出了51个车位。不仅如此,还在小区内规划出微循环单行道路,车辆不仅能秩序停放,小区内堵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将“接诉即办”关口前移,真正实现了“未诉先办”。
记者了解到,在39个重点社区,截止2019年12月16日,累计收集涉交通类有效社情民意8大类642条,其中,涉及违法停车240余条、停车难类180余条、交通设施不全60余条,北京交管局承办12345热线派单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4个社区零派单,“未诉先办”效果初显。
调灯、划线、加探头 解决道路基础设施缺失问题
针对17个重点社区道路基础设施缺失问题,集中在调灯、划线、加探头等方面实施具体措施。
据任素永介绍,在西城福州馆、朝阳广达路等社区,根据群众意见建议,调整信号灯配时,朝阳富力又一城社区在拥堵地段、学校门前增设移动信号灯。
在东城花园社区积极协调推进区域交通组织优化,8月份以来18个派单、60个122集中在单行绕路问题,社区交警针对重点问题,将小区原有南北向单行,改为北侧可双行,居民北行上二环的路程缩减了3公里。
另外,在朝阳广达路、夏家园等社区加装违法监测探头。
任素永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首都交警流动服务车”模式,突出交通安全宣传与交管业务服务并重,以39个重点社区为重点,探索辐射公交公司、医院、高校等特定行业,提升流动服务针对性实效性。(光明网 孙满桃 巩银凯)